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美学第15辑(仅供馆配)(仅供馆配)

中国美学第15辑(仅供馆配)(仅供馆配)

  • 字数: 314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作者: 邹华主编 著 无 编 无 译
  • 出版日期: 2024-07-01
  • 商品条码: 9787522838786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00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美学》第15辑共收入19篇文章。本辑根据当下的美学热点和学科发展趋势,开设了两个专题栏目,分别是“现象学与当代中国美学”和“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中国古代经典”。前一个专题刊发了4篇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了现象学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关系,较为充分地展示了现象学在当代中国美学演进过程中的作用,有助于推进现象学与中国当代美学的深度融合。后一个专题所载3篇论文基于文学地理学的批评方法探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地理因素与美学思想建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富有新意。
作者简介
邹华,男,1952年12月生,辽宁岫岩人。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美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政法学院哲学美学博士生导师、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先后担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高等教育研究所主任。长期从事美学理论和中国美学研究 ,著有《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美学理论的探索与重构》《中国美学原点解析》《中国美学的历史重负》《中国美学的后古典时代》;主编《北京审美文化史》(三卷本,撰写上古至元代卷);合著《中国美学主潮》等。在多种重要期刊发表美学论文百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生成机制研究》等。学术成果曾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华美学学会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近20项。
目录
专题一  现象学与当代中国美学文学形象的直观生成——形象思维理论的现象学阐释  苏宏斌海德格尔与新时期美学的建构  宋聪聪保罗·利科的“叙事阐释学”与中国文学阐释学的理论构建  肖文婷现象学与新时期实践美学的历史演进  廖雨声专题二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中国古代经典从地理想象到象喻体系——《庄子》美学的构建路径  邹建军  王冠含空间即人:文学地理学视域下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中的空间思想研究  李志艳  吴翰锜道形、道体与道境——《老子》中的地理感知  丁萌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研究道统信念与古文复兴——韩愈文本的美学阐释  颜翔林《淮南子》美学化历程考论    ——兼论中国古典资源美学转化的两大基本范式  汪一辰  方国武“境界”的美学身份演进考  庞薇薇  赵德鸿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研究基于美学的中国绘画史分期  郭勇健“雪里芭蕉”:朱熹对文人美学的理学批判  魏子钦  郭振香超越与复归的圆融:《溪山琴况》与成都静坛道乐的审美互阐  任华龙  田晓膺中国现代美学研究青主音乐美学视野下的礼乐批判与新国乐建设  席格中国美育现代性的三副面孔及其问题省思  王亚芹数字技术与中国魔幻电影的奇观图景建构  张璐璐  唐睿中日美学交流世界哲学视域下的中国美学    ——东京大学中岛隆博教授访谈录  [日]中岛隆博  丁乙维氏美学(绪论·下)  [法]维龙  [日]中江兆民 著  郑子路 译北京审美文化研究美学新空间:文化再生产视域下城市工业遗产的转化与利用    ——以首钢工业区为例  王林生《中国美学》稿约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