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卫·休谟论信仰 致费希特

大卫·休谟论信仰 致费希特

读哲学对话与哲学家通信,体验思想火花的碰撞,探索自由与信仰的融合。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德]雅可比 著 著 刘伟冬 李红燕 译 译
  • 出版日期: 2024-07-01
  • 商品条码: 9787100239325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可比是德国重要的哲学家。他追随德国哲学家康德、费希特、谢林的思想轨迹,但又始终对他们保持着批判的态度,致力于与思辨哲学和观念论进行哲学论战。雅可比的语言风格与其哲学思想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他的作品中总是充斥着强烈的情感与深刻的洞察力,勇于质询传统哲学观念,鼓励人自主思考与积极探索,跨越概念的束缚,面向实在。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德国浪漫主义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可比的两部重要的哲学作品:《大卫·休谟论信仰》和《致费希特》。《大卫·休谟论信仰》出版于1787年,其全称为《大卫·休谟论信仰或观念论与存在论》,在该书的正文中,雅可比对休谟哲学进行了阐释、批判与修正,旨在为自己的“信仰”哲学进行辩护。在正文后,雅可比又增加了一个批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增补,其中提出了对康德“物自体”概念的著名评价:“绕过对自在之物的预设,我无法进入康德的体系;但通过那个预设,我又无法停留其中。”《致费希特》出版于1799年,主要收录了雅可比于1799年间写给费希特的信件,和多篇雅可比自选的增补作品。在信中,雅可比追寻着康德哲学的脉络讨论人类理性的界限与根基,并将费希特的先验哲学以及哲学一般都视为虚无主义的体现,呼唤人类知识从思辨哲学回归到“非知识”的“非哲学”领域。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可比(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1743—1819),德国浪漫主义哲学家,德国泛神论之争与无神论之争的主要参与者,虚无主义概念的首位提出者。雅可比认为可以通过精神的跳跃与虔信的情感来克服思辨哲学所导致的虚无主义。这种浪漫主义思想与康德的理性主义思想相互交织,形成了18世纪以后哲学理论的主要面貌和争论焦点。雅可比擅长用不同的文体来体现其哲学思考,有信函形式的《论斯宾诺莎学说——致门德尔松先生的书信》《致费希特》,有对话形式的《大卫·休谟论信仰》,还有小说形式的《爱德华·阿尔维信札》等。刘伟冬,黑龙江大学哲学院教授,主要研究德国古典哲学与德国浪漫主义,出版著作一部,发表论文近二十篇。李红燕,毕业于武汉大学,任职于黑龙江大学图书馆,同时从事影评写作与诗歌、哲学的翻译工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