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性差异的伦理学

性差异的伦理学

  • 字数: 156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法)露西·伊利格瑞 著 张念 译
  • 出版日期: 2022-02-01
  • 商品条码: 9787305252044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6
  • 出版年份: 2022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1. 女性主义理论巨匠、波伏娃之后法国女性主义代表人物 作者伊利格瑞多与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西苏(Hélène Cixous)并称为当代“法国女性主义三巨头”(holy trinity)。她被巴特勒誉为“可能是我所阅读的女性主义理论家中最精通哲学之人”。她的作品极其原创性与批判性,深刻影响了其后的女性主义学者。 2. “性差异”作为两性解放的重要动力 20世纪以来,以人权、平等为根基的妇女解放运动硕果累累,伊利格瑞一方面持续关怀两性平权,另一方面着重思考差异的可能性。她深信女性身体之独特性;坚持从本体层面思考性差异,以此推翻传统哲学对“同一逻辑”的预设。本书不仅体现了她广博深厚的理论功底,还展露出她勇于挑战父权传统的基进本色。 3. 新爱欲伦理的重要读本 伊利格瑞在书中倡导一种进步的爱欲伦理:两个主体是对等的,没有缩减同化、占有控制。爱之中的男人女人朝向彼此,通过丰饶的肉身之爱,焕发神性与美。 4. 知名学者张念倾情翻译并作专文导读 译文精心打磨,语言优美流畅,极力还原伊利格瑞诗意动人的写作风格。 5.封面再现欧姬芙名作、新锐设计师汐和操刀 幸得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授权,封面画作为美国现代艺术大师乔治娅•欧姬芙(Georgia O'Keeffe)名作《黑色鸢尾花》,以此映照伊利格瑞笔下理想的亲密爱侣:在轻抚和缠绕中以“二”去爱。小32开瘦长本精巧便携,护封特选绵柔艺术纸,尽享柔软舒适的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在伊利格瑞看来,性差异是我们时代的重要哲学议题,而发动一场性差异的伦理革命,更是刻不容缓。在本书中,她深入追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斯宾诺莎、梅洛-庞蒂以及列维纳斯六位男性哲学家的经典文本;与此同时,也沉思胎儿与母亲、异性恋爱侣、女人之中、女人与其身体间爱的经验。通过破除内/外、形式/质料、主体/客体、自我/他者等传统二元关系,伊利格瑞直指经典与当代理论在思索此类经验上的性别盲区。她认为,天使们作为中介本应流动起来,不停地穿梭于尘世与神性之间,以此宣告男人女人婚恋的完满。伊利格瑞深信尊重两性间不可化约的本体性差异之重要性,以“二”去爱,经由爱欲活动,方可达到身体与灵魂的丰饶和美。
作者简介
丝·伊利格瑞,是一名比利时出生的法国女权主义者、哲学家、语言学家、精神病理学家、社会学家,以SpeculumoftheOtherWoman(《另一个女人的内视镜》,1974)和ThisSexWhichIsNotOne(《此性非一》,1977)等著作闻名。早年就读于天主教鲁汶大学和巴黎大学,并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担任研究职务。
目录
译者导读
英译者前言
前言

性差异
女祭司的爱欲:读柏拉图《会饮篇》,“狄欧蒂玛的话”
空间,间距:读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自爱
惊奇:读笛卡尔《论灵魂的激情》
封套:读斯宾诺莎《伦理学》,“论神”
III
同一之爱他者之爱
性差异的伦理学
IV
他者之爱
不可见的肉身:读梅洛-庞蒂《可见的与不可见的》,“这交错—这交织”
丰饶的爱抚:读列维纳斯《总体与无限》,“爱欲现象学”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