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事实认定的证成理论研究

事实认定的证成理论研究

  • 字数: 281
  • 出版社: 法律
  • 作者: 曹佳
  • 商品条码: 9787519780562
  • 版次: 1
  • 页数: 338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事实认定涉及非常复杂的认知机制。本书从认识论的角度来为这一机制提供规范性阐释。在认识论的诸多理论分支中,认知证成理论最为契合司法证明语境。究其本质,事实认定旨在获得一个具备正当理由的裁决。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事实认定者所赖以作出裁决的“信念”必须具备正当理由。认知证成理论在应然层面上规定了“何种信念状态可被视为具备正当理由”,并且阐述了“信念”获得证成的实现路径。就此而言,认知证成理论为事实认定之认知机制提供了基础性分析框架。以这一基本立论为前提,本书的目标在于建构事实认定之认知证成规范,即清晰阐释事实认定获得证成的规范性条件。
目录
目录 引言 第一章证成概念辨析:语境、结构与目的 第一节两种语境:哲学与法学 一、基础知识铺垫 二、哲学语境:三组证成概念之内涵 三、法学语境:三组证成概念之运用 第二节证成之结构性要素 一、命题性证成与信念证成之分 二、证成的结构性要素之一:事实命题 三、证成的结构性要素之二:信念态度 第三节证成之目的:真相或理性判断 一、为真相而证成 二、为理性判断而证成 第二章事实认定认识论:多元解释中的证成 第一节事实认定与盖梯尔困境 一、事实认定的盖梯尔化 二、盖梯尔困境的法律意义 第二节事实认定之本质:多元解释 一、信念解释 二、证成解释 三、真相解释 四、JTB解释 五、知识解释 第三节作为多元解释核心的证成解释 一、其他四种解释之局限性 二、证成解释之核心地位 第三章事实认定的证成规范:解释性证据主义 第一节证据主义解释:宏观框架、基础概念与理论批判 一、宏观框架 二、基础概念 三、理论批判 第二节解释性证据主义:综合性理论建构与阐释 一、证据、解释与推论 二、解释性证据主义的核心规范 三、解释性证据主义的三重特征 第三节解释性证据主义理论运用:案例分析 一、王室诉拜沃特斯和汤普森案简介 二、基于EE-FF框架的案例分析 第四章基于证成规范的理论检视 第一节事实认定的概率论检视 一、概率论的双重特征:理性主义与还原主义 二、概率分析路径之局限 第二节事实认定的信念论检视 一、相对似真性理论 二、信念中心理论 三、融贯性理论 四、信念函数理论 第三节事实认定的最佳证据理论检视 一、基于最佳证据的认知路径 二、一种基于常识的美好愿景 第五章基于证成理论的规则检视 第一节证成理论与证据排除规则 一、证成视角下的前提假设 二、证成视角下的组织原则 第二节证成理论与证明标准 一、证成视角下的优势证据标准 二、证成视角下的清楚且令人信服标准 三、证成视角下的排除合理怀疑标准 第三节证成理论与科学证据评价规则 一、《美国联邦证据规则》规则702与多伯特案规则 二、革新方向:理解范式与证成范式 第四节证成理论与裁决纠错程序 一、裁决纠错程序的证成理论基础 二、陪审团裁决纠错程序与认知证成 第六章中国语境:基于证成理论的反思 第一节本土话语反思Ⅰ:认知目标论 一、客观真相论:解构与反思 二、法律真相论:解构与反思 三、意见裁判主义:解构与反思 第二节本土话语反思Ⅱ:认知路径论 一、印证证明的基本结构及其反思 二、印证证明的作用机理及其反思 三、印证证明的实践危害性 第三节以证成为中心的理论变革 一、从真相到证成之目标变革 二、从印证到证成之路径变革 第四节以证成为中心的规则变革 一、证据规则之变革 二、程序性规则之变革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