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能源革命

中国能源革命

  • 字数: 390
  • 出版社: 中国经济
  • 作者: 胡健//张文彬//焦兵|
  • 商品条码: 97875136781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推动能源革命的时代背景、理论动因、实践进展以及未来取向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能源革命的时代背景,重点研究世界能源格局、三次能源革命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二是中国能源革命的动因,重点研究现实动因和理论动因;三是中国能源革命实践进展,对“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五方面的进展进行梳理;四是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取向,同样基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五方面进行展望。本书旨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论述和能源安全新战略思想,扎实推进“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部署,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胡健,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第11届国家特约教育督导员、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哲学社科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部能源经济与区域发展协同创新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先后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首批“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焦兵,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各1项,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项目等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核心学术论文20余篇,多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张文彬,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统计局项目、陕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项目4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各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陕西省社科重大项目2项,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
目录
导论 第一篇 中国能源革命的时代背景 6 第一章 能源转型下的世界能源格局 1 第一节 能源转型下的世界能源供需格局 1 第二节 全球气候治理下的能源转型 10 第三节 能源转型对能源格局的影响 25 第二章 三次能源革命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32 第一节 能源革命的背景和意义 32 第二节 三次能源革命的发展进程 33 第三节 三次能源革命的一般性 41 第四节 三次能源革命的特殊性 52 第五节 三次能源革命的发展趋势 63 第二篇 中国推动能源革命的动因分析 68 第三章 中国推动能源革命的现实动因分析 69 第一节 全球能源转型现状及动因 69 第二节 中国推动能源革命的国际动因 73 第三节 中国推动能源革命的国内动因 77 第四章 中国推动能源革命的理论动因分析 81 第一节 经济增长模型中能源要素的引入及影响分析 81 第二节 规模化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分析 89 第五章 可再生能源消费替代的节能减排效应分析 97 第一节 可再生能源消费替代现状分析 97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消费替代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108 第三节 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替代的增长效应和环境效应 120 第三篇 中国能源革命的实践进展 127 第六章 中国能源供给革命的实践进展 128 第一节 引言 128 第二节 能源供给革命的现实进展 130 第三节 理论逻辑与研究假说 138 第四节 实证方法和数据说明 142 第五节 能源供给共生演化与低碳发展的实证分析 143 第七章 中国能源消费革命进展 152 第一节 中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 152 第二节 中国能源消费革命的若干问题探讨 164 第三节 助推中国能源消费革命的若干建议 167 第八章 中国能源技术革命进展 171 第一节 煤油气能源技术概述 171 第二节 煤油气开采技术进展 175 第三节 煤油气转化技术实践 180 第四节 煤油气利用技术创新 187 第五节 煤油气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 192 第六节 国内外煤油气能源政策与发展趋势 198 第九章 中国能源体制革命进展研究 202 第一节 中国能源体制现状与问题 202 第二节 中国能源体制革命取得的成效 222 第三节 深化电力和油气体制改革的机遇和挑战 225 第四节 能源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问题 229 第十章 能源国际合作的现状 232 第一节 中国能源国际合作历程 232 第二节 能源国际合作现状分析 235 第三节 能源国际合作水平测度与分析 242 第四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的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251 第四篇 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取向 257 第十一章 中国能源革命的未来取向 258 第一节 促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258 第二节 规模化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 260 第三节 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265 第四节 促进能源治理体系现代化 267 第五节 深化能源国际合作 270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