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

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

  • 字数: 270
  • 出版社: 中国经济
  • 作者: 刘德胜//李拯非|
  • 商品条码: 97875136784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标志着中国的实体经济开始步入数据赋能时期。数据赋能的本质是通过创新数据应用来实现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小企业具备将数据转化为创新要素的能力是参与竞争和实现成长的关键。因此,在数字经济时代,帮助中小企业唤醒沉睡的内部数据、整合多维度外部数据的作用机理、测度数据要素在其创新过程中的效应,成为当下理论研究和实践应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书围绕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这一核心问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做”的逻辑顺序依次展开探讨:“是什么”,阐明数据赋能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契合性”,诠释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内涵和本质特征;“为什么”,按照“数据资源—数据要素—数据资产”的逻辑探索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怎么样”,从内外两方面量化评估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产生的价值效应;“如何做”,寻找打通政策“堵点”“断点”的措施,解决中小企业“不想转、不愿转、不会转、不好转”的问题。 本书不仅可为探索数据赋能驱动中小企业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也对中国实体产业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重塑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刘德胜,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项目“产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重点项目3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参与省级教研、思政示范研究课题2项;在《科研管理》、《改革》、《科学学研究》、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等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部分成果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录转载。 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以及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李拯非,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创新管理与绩效评价等。 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省部级项目1 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在《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社会科学》、《东岳论丛》、Frontiers in Psychology等S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7篇。部分研究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国际经济文摘》全文转载。
目录
第1篇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理论概述第1章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概况 1.1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的实践 1.1.1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现状 1.1.2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的基本特征 1.1.3数字时代中小企业创新面临的挑战 1.2数据赋能的时代特征 1.2.1数字经济成为新经济形态 1.2.2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 1.2.3数字化转型成为中小企业必选项 1.3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典型事实 1.3.1HOPE:数据链接创新资源与用户需求赋能中小企业创新 1.3.2金蝶信科:赋能中小企业打造数据信用资产缓解融资约束 1.3.3野马电池:数据联网贯通信息链赋能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1.4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理论研究框架 1.4.1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理论内涵 1.4.2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要素化过程 1.4.3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机理逻辑 1.4.4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内容框架 第2章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研究动态及理论基础 2.1数据赋能的研究现状与动态 2.1.1数据赋能的相关研究概述 2.1.2数据赋能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2.1.3数据赋能研究的主要结论 2.2中小企业创新的研究现状与动态 2.2.1中小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概述 2.2.2中小企业创新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2.2.3中小企业创新研究的主要结论 2.3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理论基础 2.3.1中小企业数字化的相关研究概述 2.3.2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理论基础 2.3.3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研究的主要结论 2.4本章小结 第2篇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机制研究第3章数字技术对中小企业创新资源约束的缓释机制 3.1数字技术与中小企业创新资源获取的现实背景 3.2数字技术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3.2.1数字技术与资源获取、资源拼凑 3.2.2数字技术与中小企业创新 3.2.3资源获取、资源拼凑与中小企业创新 3.2.4资源获取、资源拼凑的中介作用 3.2.5数字技术应用的交互作用 3.3数字技术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研究设计 3.3.1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3.3.2研究方法 3.3.3变量测量 3.3.4信度与效度检验 3.3.5同源方差与无响应偏差 3.4数字技术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效应分析 3.4.1数字技术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全模型分析 3.4.2资源获取、资源拼凑的中介效应检验 3.4.3数字技术应用广度和数字技术应用深度的交互效应检验 3.5研究结论 第4章数据资源成为中小企业创新要素的实现机制 4.1数据资源成为创新要素的现实需求与研究进展 4.2数据资源成为中小企业创新要素的理论模型 4.2.1数据资源成为创新要素的现实条件 4.2.2数据资源、数据分析与中小企业创新 4.2.3数据分析、双元能力与中小企业创新 4.2.4数据资源成为中小企业创新要素的理论模型 4.3数据资源成为中小企业创新要素的实证设计 4.3.1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4.3.2研究方法 4.3.3变量测量 4.3.4信度与效度检验 4.3.5同源方差与无响应偏差 4.4数据资源成为中小企业创新要素实现机制的效应检验 4.4.1数据资源成为中小企业创新要素实现机制的全模型分析 4.4.2数据分析、双元能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4.4.3研发探索能力与研发利用能力的交互效应检验 4.5研究结论 第5章数据资源联网化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 5.1数据资源联网化与中小企业创新的现实背景 5.2数据资源联网化与中小企业创新的理论模型 5.2.1数据资源联网化与中小企业创新 5.2.2数据应用智能化的中介作用 5.2.3数字人才的调节作用 5.2.4数据资源联网化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概念模型 5.3数据资源联网化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研究设计 5.3.1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5.3.2研究方法 5.3.3变量测量 5.3.4信度与效度检验 5.3.5同源方差与无响应偏差 5.4数据资源联网化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效应检验 5.4.1数据资源联网化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全模型分析 5.4.2数据应用智能化的中介效应检验 5.4.3数字人才的调节效应检验 5.5研究结论 第3篇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效应研究第6章数字化驱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的效应研究 6.1引言 6.2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的特征事实 6.2.1样本与数据来源说明 6.2.2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程度 6.3数字化驱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的理论分析 6.4数字化驱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的实证设计 6.4.1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6.4.2样本基本特征分析 6.5数字化驱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的效应检验 6.5.1数字化驱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的直接效应 6.5.2数字化驱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的治理效应 6.5.3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 6.5.4数字化驱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的异质性检验 6.6研究结论 第7章数字化政策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效应研究 7.1引言 7.2中小企业数字化政策背景与理论分析 7.2.1中小企业数字化政策背景 7.2.2数字化政策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直接效应假设 7.2.3数字化政策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中介效应假设 7.2.4数字化政策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异质性效应假设 7.3数字化政策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研究设计 7.3.1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7.3.2变量定义 7.4数字化政策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效应检验 7.4.1主效应检验 7.4.2稳健性检验 7.4.3中介效应检验 7.4.4异质性检验 7.5研究结论 第4篇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对策研究第8章中小企业创新政策的发展演变与特征分析 8.1引言 8.2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文本分类 8.2.1政策文本收集与数据来源 8.2.2政策文本整理与研究方法选择 8.2.3政策文本分类及信效度分析 8.3中小企业创新政策文本分析结果 8.3.1中小企业创新相关政策的基本特征 8.3.2中小企业创新相关政策的阶段特征 8.3.3中小企业创新相关政策主题的共词网络 8.3.4中小企业创新相关政策发文机构的共词网络 8.4研究结论 第9章政策工具视角的中小企业数字化政策文本分析 9.1引言 9.2文献综述 9.3政策工具视角的中小企业数字化政策分析框架 9.3.1研究方法选择 9.3.2分析框架构建 9.4《指南》的政策工具分析 9.4.1《指南》政策文本内容编码 9.4.2《指南》政策工具分析 9.4.3X-Y维度关联分析 9.4.4X-Z维度关联分析 9.5研究结论 第10章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策略体系 10.1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策略体系的分析框架 10.1.1工具分类 10.1.2主体分类 10.1.3模型构建 10.2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10.2.1提供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支持要素 10.2.2激发市场服务中小企业数字化的动力 10.2.3营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环境氛围 10.3第三方参与的对策建议 10.3.1推出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的应用 10.3.2构建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生态模式 10.4中小企业应对的策略建议 10.4.1积极化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源约束 10.4.2打造中小企业数据要素化的内部环境基础 10.4.3营造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文化氛围 附录中小企业创新状况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后记 表目录 表1-1不同社会阶段的生产要素 表2-1数据赋能部分代表性研究文献 表2-2中小企业创新部分代表性研究文献 表2-3中小企业数字化部分代表性文献 表3-1样本分布特征 表3-2变量的信效度分析结果 表3-3描述性统计与区分效度检验 表3-4Heterotrait-Monotrait检验结果 表3-5无响应偏差检验 表3-6PLS全模型分析结果 表3-7中介效应的Bootstrapping检验结果 表3-8数字技术应用广度与数字技术应用深度的交互效应检验结果 表4-1样本分布特征 表4-2信效度检验结果 表4-3描述性统计与区分效度检验 表4-4Heterotrait-Monotrait检验结果 表4-5PLS全模型分析结果 表4-6中介效应的Bootstrapping检验结果 表4-7研发探索能力与研发利用能力的交互效应检验 表5-1样本分布特征 表5-2信效度检验结果 表5-3描述性统计与区分效度检验 表5-4Heterotrait-Monotrait检验结果 表5-5PLS全模型分析结果 表5-6数据应用智能化的中介效应检验 表5-7数字人才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 表6-1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相关的部分主要政策 表6-2主要变量定义 表6-3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6-4主要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 表6-5数字化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的基准回归结果 表6-6数字化影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的治理效应检验结果 表6-72SLS检验结果 表6-8Heckman两步法检验结果 表6-9DID方法检验结果 表6-10替换主要变量测量方式的检验结果 表6-11替换估计方法的检验结果 表6-12替换估计样本的检验结果 表6-13异质性检验结果 表7-1主要变量定义 表7-2数字化政策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DID模型回归结果 表7-3Tobit回归检验结果 表7-4替换因变量(专利获得数)的检验结果 表7-5研发投入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表7-6人力资本升级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表7-7产权性质异质性检验结果 表7-8行业性质异质性检验结果 表7-9融资约束异质性检验结果 表8-12011年以来中小企业创新政策列表 表8-2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相关政策及关键内容 表8-3中小企业创新相关政策发文机构及数量 表8-42011—2022年发文机构的程度中心性计算结果 表8-52014—2019年发文机构的程度中心性计算结果 表8-62020—2022年发文机构的程度中心性计算结果 表9-1《指南》政策文本分析单元编码表 表9-2《指南》政策工具分布 表10-1政策工具表 表10-2策略体系构建中的政策网络类型及其对应主体 图目录 图1-12016—2021年我国市场主体变化情况 图1-22010—2019年我国个体和私营企业就业人数情况 图1-32019—2022年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情况 图1-42019—2021年A股上市专精特新企业研发强度和研发人员 占比情况 图1-5分地区的中小企业样本的分布情况 图1-6中小企业研发强度的分布情况 图1-7中小企业研发人员占比的分布情况 图1-8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周期的分布情况 图1-9中小企业拥有专利分布情况 图1-10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程度的分布情况 图1-11中小企业与客户共享信息、客户与中小企业共享信息的 分布情况 图1-12中小企业获取创新资源的渠道分布情况 图1-13中小企业主要技术来源的分布情况 图1-14中小企业共享平台使用程度的分布情况 图1-15中小企业参与产能共享、设备共享的情况 图1-162012—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及增速 图1-172017—2021年我国数据产量情况 图1-18数据金字塔(DIKW)的层级结构 图1-19数字化转型与中小企业创新之间的契合逻辑 图1-20HOPE标准化定制流程 图1-21金蝶效融平台赋能信用的流程 图1-22野马电池三大重要变革 图1-23数据联网贯通野马电池系统集成平台信息链 图1-24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要素化过程 图1-25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机理逻辑 图1-26研究内容框架 图2-12019—2022年数据赋能研究领域的发文量 图2-2数据赋能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2-3数据赋能研究领域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2-4数据赋能研究方向主题热点的演化图(CSSCI中文文献) 图2-5数据赋能研究方向主题热点的演化图(SSCI英文文献) 图2-62019—2022年中小企业创新研究领域的发文量 图2-7中小企业创新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2-8中小企业创新研究领域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2-9中小企业创新研究领域各研究方向主题热点的演化图(CSSCI) 图2-10中小企业创新研究领域各研究方向主题热点的演化图(SSCI) 图3-1数字技术对中小企业创新的资源约束缓释机制框架模型 图3-2数字技术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全模型分析结果 图4-1数据资源成为中小企业创新要素的概念模型 图4-2数据资源成为中小企业创新要素实现机制的全模型估计结果 图5-1数据资源联网化对中小企业创新影响的概念模型 图5-2数据资源联网化影响中小企业创新的全模型估计结果 图6-12008—2020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程度变化趋势 图6-22008—2020年不同行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程度变化趋 图6-32008—2020年不同所有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程度变化趋势 图6-42008—2020年不同年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程度变化趋势 图7-1安慰剂检验 图8-12021—2023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图8-2中小企业创新相关政策的分类 图8-32011—2022年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相关政策数量的变化趋势 图8-4中小企业创新相关政策的阶段特征 图8-52011—2022年中小企业创新相关政策主题的共词网络 图8-62011—2013年中小企业创新相关政策主题的共词网络 图8-72014—2019年中小企业创新相关政策主题的共词网络 图8-82020—2022年中小企业创新相关政策主题的共词网络 图8-92011—2022年中小企业创新相关政策发文机构的共词网络 图8-102011—2013年中小企业创新相关政策发文机构的共词网络 图8-112014—2019年中小企业创新相关政策发文机构的共词网络 图8-122020—2022年中小企业创新相关政策发文机构的共词网络 图9-12018—2022年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 图9-2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三维分析框架 图9-3X-Y维度关联分析 图9-4X-Z维度关联分析 图10-1数据赋能中小企业创新的策略框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