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辅助教学到重塑生态——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从辅助教学到重塑生态——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顾小清 等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757712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从辅助教学到重塑教育生态的变革之路,经历了五个关键时期:政策驱动下的计算机教育(1978-1998)、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振兴行动(1999-2007)、走入基础教育的校校通工程建设(2000-2012)、追求均衡的班班通工程推进(2012-2015)、走向融合创新的人人通工程深化(2012-2016)。资源、网络、应用、产业、人才、法规则构成了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六个关键要素。
作者简介
   顾小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主任,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
目录
   第一章

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愿景/1

第一节教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原动力/4

一、教育成为经济发展背后的推手/4

二、社会转型中的公众教育/7

三、技术与教育成为时代发展的动力源/8

第二节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开始萌芽/12

一、技术变革教育的愿景/13

二、教育信息化的作用机制/16

第三节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生态/19

一、人力资本积累的转型/19

二、知识生产方式的变更/22

三、教育生态不断进化/23

第四节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脉络/24

第二章

“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27

第一节百废待兴中的教育信息化/30

一、电教资源亟待建设/31

二、教育电视走入课堂/36

三、指导规划电化教育开展/41

第二节迅猛崛起的计算机教育/42

一、电教资源和理论的更新/43

二、远程教育网络日趋壮大/45

三、初具规模的计算机教育/48

四、规范引领计算机教育发展/61

第三节初露端倪的现代远程教育/68

一、“八室一站三系统”/69

二、资源体系初成/71

三、走向整合的计算机教育/73

四、构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体系/78

第三章

迎接21世纪的教育振兴行动:现代远程教育的启动/85

第一节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88

一、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正式启动/89

二、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工程/92

三、网络精品课程系统建设工程/95

第二节开放式教育网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98

一、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奠基“信息高速公路”/98

二、教育政务信息化/101

三、教育研究平台——高校网上合作研究中心/103

四、数字化校园建设/104

五、高校校际网络教育合作与资源共享/106

第三节现代远程教育试点/108

一、现代远程教育高校试点/108

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113

第四节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115

一、系统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115

二、面向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118

三、信息化能力培养多层共进/120

第五节教育信息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121

一、基础教育系列/122

二、高等教育系列/124

三、教师培训系列/126

四、教育政务信息化/127

第四章

“校校通”:现代远程教育走进基础教育/129

第一节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形成/132

一、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形成历程/132

二、教育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135

三、教育资源建设典型案例/136

第二节数字化校园建设全面开启/140

一、基础教育领域/141

二、高等教育领域/146

三、职业教育领域/147

第三节资源驱动的应用尝试/148

一、“校校通”工程驱动基础教育资源共享/149

二、“农远”资源的深化应用/151

三、国家精品课程的推广和共享应用/154

四、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156

第四节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大幅提升/158

一、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形成/158

二、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高工程的开展/160

三、教师信息化教育团队/165

第五节锚定“三通两平台”抓手,多领域共推信息化进程/166

一、“三通两平台”发展规划/167

二、多领域下现代远程教育推动政策/168

第五章

“班班通”:技术应用的转型之路/173

第一节各类数字资源项目建设/176

一、国家层面项目/177

二、各地区项目/179

第二节各级平台系统价值凸显/183

一、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184

二、各地区系统平台建设/185

第三节资源驱动的信息技术应用/192

一、激发学习兴趣,遨游知识海洋/193

二、均衡教育发展,资源全面覆盖/195

三、教与学的方式:变与不变之间/197

四、技术的真正魅力:资源驱动信息技术融合的课堂/199

第四节在线教育产业涌现/200

一、在线教育产业的兴起/200

二、在线教育产业风起云涌/203

第五节教育信息化蓝图浮出水面/206

一、引领未来发展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7

二、资源建设方面的指导规划/209

三、数据库建设方面的发展规划/209

四、不同教育领域的教育信息化推动政策/210

第六章

“人人通”:技术与教育走向深度融合/215

第一节如火如荼的互联网教育资源新态势/218

一、MOOC与“数字海啸”共舞/219

二、碎片化资源聚焦于微课/221

三、SPOC量身打造,走得更远/223

第二节酝酿中的“空间革命”/225

一、“人人通”:空间革命的沿袭与深化/226

二、网络学习空间的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228

三、典型案例/229

第三节大数据驱动的信息技术应用/231

一、大数据:信息技术深度应用的源头活水/231

二、大数据带来大影响:四类应用模式/234

三、案例分析/238

第四节“互联网教育”产业链/242

一、互联网对教育的颠覆性创新/243

二、“互联网教育”的产业发展现状/245

三、“互联网教育”领域的学习者画像/246

第五节创新型人才目标/249

一、信息时代下的教育变革/249

二、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251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办法/253

第六节多项信息化标准出台/255

一、标委会介绍/255

二、领域覆盖/256

三、共性基础标准/259

第七章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信息技术如何重塑教育形态/263

第一节回望40年:技术的使命与角色重定位/266

一、技术本身的存在/267

二、技术是否变革了学校/270

三、对技术的期待/274

四、技术与教育的新一轮赛跑/277

第二节系统性设计:信息化社会的教育新格局/280

一、工业4.0时代的新挑战——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本/280

二、新的知识视野——多元化互联世界中的教与学/281

三、迈向新的学习空间网络/282

第三节培养目标:那些不易被取代的能力/282

一、21世纪的核心能力/283

二、可转移的技能与创造力/284

第四节学习环境的革新/285

一、学校新形态/285

二、学习空间新模式/287

第五节教学过程的建构与重构:延续与颠覆并存/289

一、延续:信息化增能教学过程/289

二、颠覆:信息化创新学习历程/290

三、展望: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新形态/291

参考文献/301
摘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