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汉英翻译的小意象与大境界

汉英翻译的小意象与大境界

  • 字数: 223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曾凯民 著
  • 商品条码: 9787502471699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172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一、学术价值及出版价值 “意象”和“境界”是中国古典文论两个最常用的术语。“意象”是指艺术家心中的物象,是主观情思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境界”指由艺术作品,譬如一首诗或一幅画或一座园林建筑所唤起当下世界整体的复合印象。运用中国古典文论的“意象”和“境界”来探索汉英翻译,是一个新的视角。本书将这两个概念用来观察汉英翻译,意在揭示译者如何在思维意念活动中产生对应的视觉图式,使翻译作品获得理想的铢两悉称,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这不仅使本书的叙述显得简捷明了,而且便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删繁就简,举一反三地寻求汉语英语表达的转换路径。 二、国内外同类书分析 汉译英理论研究著作很多。有的借鉴西方的翻译理论,虽然自成一家,经天纬地,却难免牵强附会、以偏概全,常常给人以隔靴搔痒之感;有的是翻译家的经验之谈,以帮助后学者少走弯路,然而其例句大多是翻译作品中的神来之笔,我们在击节称赏文章天成,妙手偶得之余,也难免对这些佳译生出可遇不可求之叹。本书旨在加深译者对汉语原文的理解能力和提高对英语译文的表达能力,突出翻译过程的“意象”的化用,以及作为翻译成果的“境界”的产生,使读者读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本书不推介佳译,不构架体系,通过随笔式的侃侃而谈,以句子作为翻译转换的分析单位,以语义作为意义表达的建构单位,通过六大类(六章)36个专题,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读者对象 本书可供专业翻译人员及翻译爱好者阅读,亦可供大学及中学师生参考。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六章,分别对汉英翻译技巧所涉及的36个专题做了深入浅出、条分缕析的探讨。本书以汉语英语的“意象”和“境界”作为经纬,并辅以大量出自大学翻译教材教辅、翻译理论专著、汉语经典英译版的例句,对当前汉英翻译教学与研究做全面的概述和梳理,使读者对汉英翻译在宏观上有一个鸟瞰式的领略和把握,在微观上深入到词语辨异、结构分析和句式优化。本书力避虚话套话,不尚空谈,联系实际,使读者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水平获得扎扎实实的提高。
作者简介
曾凯民,湖南湘乡人,1946年生,工程师, 2006年退休,上海科技翻译协会会员。1983年毕业于上海教育学院英语专业,曾任科技外贸资料翻译、中石化沥青情报站站长,承担过10余项专题情报调研项目。曾出版过的著作有: 《炼油工艺废水处理》(合著),中国石油工业出版社; 《求职之路》,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申请 面试 薪酬》,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灾难逃生书》(合著),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汉译英求疵录》,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
目录
第一章 一,如何提取主要信息 二,语序安排与信息分布 三,时间的顺叙与倒叙 四,归纳型与演绎型 五,因果,转折与其他 六,论证与结论 第二章 一,主语的位置 二,主语的选择 三,在述题中提取主语 四,谓语的选择 五,宾语的选择 六,其他句子成分被遮蔽 第三章 一,天人合一与天人二分 二,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三,祈使句的右重特点 四,倒装句的作用 五,引导词it的作用 六,最高级用比较级表达 第四章 一,营造“第四堵墙” 二,中式英语与欧式汉语 三,断句容易并句难 四,汉语的多代词,多散点 五,汉语多主题与英语单主语 六,句式结构的降格 第五章 一,以物喻人,以人喻物 二,意合、形合的范围和分类 三,汉语意合转换为英语形合 四,汉语形合转换为英语意合 五,句子成分的简省和增益 六,打破常规,词义活用 第六章 一,对仗,排偶与parallelism 二,汉语对仗的英译 三,逻辑类比对称 四,美学修辞对称 五,词语排比与结构排比 六,隐藏的对称结构 后 记 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