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

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

  • 字数: 183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张维迎 主编 主编
  • 商品条码: 978720809216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渐行渐远,但经济复苏之路起伏不定。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如影随形,国内资产泡沫威胁挥之不去,低碳环保成为国际舆论焦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何去何从?《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对中国经济具有绝对影响力的33位重量级政要、权威经济学家、重要经济领域的企业领袖,聚集重大话题,在书中与读者分享了他们的思考和见解,发出了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界的第一次集体回应!
    蒋正华:从历史的高度看中国发展
    李金华:未来中国社会关注什么
    厉以宁:决定中国经济走向的大事
    李荣融:国企何以提高竞争力
    解振华: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
    黄奇帆:世界是可以重组的
    马建堂:怎样促进消费的增长
    张维迎:警惕下一次危机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2010年1月北大光华新年论坛的精彩演讲与对话,并围绕其中众多主题补充了一些重要的延伸阅读。蒋正华、李金华、厉以宁、李荣融、解振华、黄奇帆、马建堂、张维迎、熊晓鸽、王中军、厉伟、蒋中富、顾庆伟、靳海涛、姜国华、韩文科、彭小峰、李京陆、吴道洪、杨东宁、苗圩、徐留平、徐和谊、李书福 刘敬桢、武常岐、唐双宁、马蔚华、洪崎、牛锡明、巴曙松等经济学家、政府高层和企业家从经济大局,中国企业的创业、创新和持续发展,新能源与中国经济,中国汽车业发展展望,走向全球化的中国银行等方面分享了他们关于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的思考和见解。
目录
序言 张维迎
上篇 宏观大局
  从历史的高度看中国发展/蒋正华
  未来中国社会关注什么/李金华
  危机过后是机遇/杨河
  经济结构调整才有商业机会/厉以宁
  延伸阅读:决定中国经济走向的大事
  国企何以提高竞争力/李荣融
  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之路/解振华
  世界是可以重组的/黄奇帆
  中国经济的消费与储蓄/马建堂
  警惕下一次危机/张维迎
  延伸阅读:关于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反思
下篇 微观动力
  中国企业的创业、创新和持续发展
    开场白/宋立新
    中国:创业投资者的天堂/熊晓鸽
    华谊兄弟的成长/王中军
    创业投资成功四要素/厉伟
    细分市场蕴含巨大商机/蒋中富
    板凳要坐十年冷/顾庆伟
    有民族风格的创业投资/靳海涛
    打造一个鼓励和保护创新的社会环境/姜国华
    对话交流
  新能源与中国经济
    开场白/何力
    我们正处于能源大转折时期/韩文科
    太阳能光伏发电将成未来主导/彭小峰
    沙漠的克星:生物质发电/李京陆
    触手可及的“新能源”/吴道洪
    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杨东宁
    对话交流
  中国汽车业发展展望
    开场白/方向明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五大问题/苗圩
    “中国创造”助推汽车业/徐留平
    寻找汽车业发展的动力与方向/徐和谊
    尊重规律是硬道理/李书福
    “旁观者”的见证/刘敬桢
    中国汽车业未来推想/武常岐
    对话交流
  走向全球化的中国银行业
    开场白/张维迎
    发现中国经济的“三角形”/唐双宁
    银行发展离不开国际化/马蔚华
    尝试国际化的经验与教训/洪崎
    解读“两化一行”发展战略/牛锡明
    危机给我们带来了机会与空间/巴曙松
    对话交流
附 第十一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组委会成员名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