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

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

  • 字数: 25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张维迎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126206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13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的企业改革将何去何从?有什么原则我们必须要遵守?有什么陷阱我们必须要跃过?在过去三十余年的改革进程中,我们经历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留下了什么?而现在,我们在哪里?方向又在哪里?我们能否为我们自己,为我们的子孙,创造一个公平有效的未来?……
观三十余年改革风云,凝二十余载研究心血。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怀忧国忧民之心,以自由市场为理念,以企业理论为刀笔,以产权制度为切口,深入剖析改革症结,终成一家之言。要理解当代中国,理解国企改革的历史、本质以及未来的方向,请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开始。
作者简介
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1959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1982年获西北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西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0年9月入牛津大学读书,1992年获牛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当选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8年入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评选的“中国改革30年经济30人”;2011年,因对双轨制价格改革的开创性贡献荣获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其主要著作包括:《企业的企业家一契约理论》(1995)、《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1996)、《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1999,2006)、《产权、政府与信誉》(2001)、《信息、信任与法律》(2003)、《大学的逻辑》(2004)、《论企业家》(200 4再版)、《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2005)、《竞争力与企业成长》(2006)、《价格、市场与企业家》(2006)、《中国改革30年》(2008)、《市场的逻辑》(2010,2012)、《什么改变中国》(2012)、《通往市场之路》(2012)等。另有数十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
目录
第三版序言
重印序
前言
企业家与所有制―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一、股份制与企业家职能的分解
二、国家所有制下的企业家不可能定理
企业理论及其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一、引言
二、企业的契约理论(Ⅰ):交易费用理论
三、企业的契约理论(Ⅱ):代理理论
四、企业的企业家理论
五、企业的管理者理论
六、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
七、从现代企业理论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所有制、治理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
一、财产所有权与企业所有权
二、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
三、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法
四、委托―代理理论与赫姆斯特姆的团队理论
五、结束语
从公司治理结构看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一、分析框架:公司治理结构在资本主义企业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评价
三、结论:民营化是唯一出路163
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
一、关于国有资产经营战略的调整
二、关于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
三、关于作为投资主体的授权经营机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四、关于委托经营机构
五、关于国有资产收益的处置
从资本结构看国有企业的重组
一、资本结构和企业破产的理论
二、中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三、关于企业重组的几个具体问题
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与国有企业兼并中的产权障碍
一、引言
二、一个例子
三、数学模型
四、模型的应用和政策含义
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
一、李―栗―张模型的一个非技术性概括
二、对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的解释
三、结论
非对称信息与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一、信息非对称如何限制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
二、企业家为什么要限制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
三、公司的最优融资顺序
四、关于风险资本
五、中国经济的民营化
从非对称信息看公司融资与资本市场
一、非对称信息与公司融资、泡沫经济和金融危机
二、声誉机制与公司融资
三、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四、政府对金融业的管制问题
五、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
附录
产权约束与企业改革
资本市场与产权变革
全球微观经济机制的调整与中国的选择只有“国退民进”,才有经理人市场
国有主导无公平竞争可言
推进国有企业民营化比多交利润更有意义
何不让电话用户成为电信的股东?
未来10年经济改革要做的三件事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