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研究(精)

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研究(精)

  • 字数: 43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 作者: 刘学谦//刘玉成//何新生 著
  • 商品条码: 978751541057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7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专门著作,以马列主义理论为支撑,界定了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概念、内涵、功能和特点,揭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源泉、动力和周期变化的规律,并独创性构建了精神、物质、政治、文化、安全为五大要素的国家凝聚力的研究体系。根据该理论体系,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变化轨迹,并分别从五大构成要素入手,深入分析五方面国家凝聚力各自具有的特征、包含因素以及在增强国家凝聚力中的作用、途径。最后提出加强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全面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本书可供各级决策部门和宣传部门、统战部门,以及从事国家凝聚力理论研究的学者、社科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刘学谦,男,汉族,1954年4月出生,河北省乐亭县人,中国共产党员。系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雄安智库)执行主任。在凝聚力领域研究30余年,著有《社会主义群体凝聚力学》《当代中国凝聚力大典》《社会群体凝聚力理论与实证研究》《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答问录》《国家凝聚力理论与实证研究》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国家凝聚力相关文章20余篇。担任参事以来,执笔的智库建议报告得到国家和省部级领导人批示40余篇。
目录
绪论
一、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研究的意义
二、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研究的基本观点
五、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研究的马列理论支撑
第一节 国家凝聚力的马克思主义透视
一、人民群众的需要及其需要的满足是国家凝聚力发展的源泉动力
二、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是国家凝聚力要素构成和平衡发展的重要依据
三、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为国家凝聚力研究提供了立场、观点和方法途径
第二章 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意义、内涵及特点、相关性
第一节 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重大价值和意义
一、国家凝聚力在国家理想目标统一下的力量聚合功能
二、国家凝聚力对国家存在多元文化的主导与融合功能
三、国家凝聚力在国家面临内外压力时的定向转化功能
四、国家凝聚力在国家实现稳定和谐发展过程中的促进功能
第二节 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内涵与特点
一、国家凝聚力的内涵研究
二、国家凝聚力的特点研究
三、国家凝聚力与要素的人民认可
第三节 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与其他社会凝聚力的相关性
一、国家凝聚力与党的凝聚力
二、国家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
三、国家凝聚力与社会群体凝聚力
四、国家凝聚力与宗教凝聚力
第三章 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形成与变化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源泉和动力
一、国家凝聚力的源泉
二、国家凝聚力的动力
三、国家凝聚力源泉与动力的关系
第二节 国家凝聚力的分力和合力
一、国家物质凝聚力
二、国家精神凝聚力
三、国家政治凝聚力
四、国家文化凝聚力
五、国家安全凝聚力
六、五个方面凝聚力相互联系、统一的关系
第三节 国家凝聚力的表现形态
一、国家凝聚力的物化形态
二、国家凝聚力的意识化形态
三、国家凝聚力的行为形态
四、国家凝聚力的文化形态
第四节 国家凝聚力的周期与周期变化
一、国家凝聚力周期的概念
二、国家凝聚力周期阶段特征
三、国家凝聚力周期转换的支撑条件分析
第四章 当代中国国家物质凝聚力研究
第五章 当代中国国家精神凝聚力研究
第六章 当代中国国家政治凝聚力研究
第七章 当代中国国家文化凝聚力研究
第八章 当代中国国家安全凝聚力研究
第九章 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结构整体性与功能独立性
第十章 当代中国国家凝聚力的历史轨迹
第十一章 全面增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措施与建议
附章一 中国历史上的国家凝聚力传承
附章二 中国共产党凝聚力的历史积淀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