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权利,责任与国家

权利,责任与国家

  • 页数: 0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条码: 9787208065161
  • 版次: 0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在本辑的主题研讨中,景跃进通过对当代中国利益传输机制转换的分析,指出只有承认利益矛盾与冲突的基础上寻求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的协调机制,才能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逻辑;黄卫平、陈文通过对公民政治参与的若干案例的解读,试图挖掘现行政治体制在利益协调和民意整合方面的潜能,以尽可能将民间的民主需求求纳入到现行体制内来有序释放;于建嵘则以他一贯的写实风格,细致地叙述了农民这一社会群体抽象的“合法权益”或“公民权利”政治性抗争的性质与限度,抗争者直接以县乡政府为抗争对象、动员广大农民的参与来约束公共权力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苦涩而深刻的印象;朱方、钟扬的论文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了乡村选举、乡民民主价值观的变化;章元、陆铭的论文则以经济学人不无苛刻的目光检视了中国农村贫困化的根源与反贫困化政策的效果等。
目录
编前语 主题研讨:权利、责任与国家   有机的公共生活:从责任建构民主   当代中国利益传输机制的转换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政治逻辑的初步思考   当代中国农民维权抗争的行动取向     ――对湖南省衡阳县的实证研究   村民选举与乡村社会的变化   中国农民的民主价值观:一种经验研究   民间政治参与和体制吸纳的互动     ――对深圳市公民自发政治参与三个案例的解读   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研究 政治与社会   论“县”:对一个中观分析单位的分析   差序格局――中国社会与政治关系转型的“中轴” 民主与国家   早期的参与民主理论   欧洲国家缔造史的反思   代理理论及其对中国政治的应用研究述评 人物与思潮   影响当代中国的三大社会思潮   危机与忠诚:武昌起义前后的盛宣怀 读书与思考   对政治内涵的不懈探索     ――复旦25年政治学著作的回顾   联邦制:马克思列宁政治文献的一个阅读   比较视域中的“中国内发性发展”     ――读《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 年度报告   民主的成长:从个体自然到社会公平     ――解读2005年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 《复旦政治学评论》稿约 《复旦政治学评论》稿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