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实训教程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实训教程

  • 字数: 341千字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冶金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李擎,崔家瑞主编 著 李擎,崔家瑞主编 译
  • 出版日期: 2016-08-01
  • 商品条码: 9787502472832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16
  • 出版年份: 2016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目标” 、“工程师培养计划能力培养矩阵”等需求编写 而成的专业性综合实践教材,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 握工程设计方法、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 问题的能力。

李擎、崔家瑞主编的《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实训教 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共分七章。主要 内容包括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总体概念、虚拟仪器技术 :对象建模的基本概念、Matlab数学建模;小型水箱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实现、调试和优化方案;多热工 参量系统的基础理论、检测控制设备的基本情况及系 统设计、实现、调试和优化方案;张力测量与控制系 统的原理、结构、设计及应用:倒立摆控制系统的原 理、结构和应用以及柔性制造生产线系统的基本概念 和应用。

本教材可供自动化及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 究生使用,也可供自动化工厂的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 参考。
作者简介
李擎,1971年生,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教材5部:2014年2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教材一部《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2版),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主编);2013年4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一部《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基础教程》,该教材为2009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主编);2009年2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教材一部《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该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主编);2006年12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教材一部《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该教材荣获2008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称号(副主编);2003年3月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教材一部《交流调速控制系统》(副主编)。
目录

1  概述
1.1 工业自动化系统
1.1.1 简介
1.1.2 分类
1.1.3 发展历史
1.2 DCS控制系统
1.2.1 DCS系统硬件体系结构
1.2.2 DCS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1.2.3 DCS系统组态
1.2.4 OPC技术及其应用
1.3 虚拟仪器技术
1.3.1 虚拟仪器简介
1.3.2 LabVIEW简介
小结
习题
2 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测试
2.1 基本知识
2.1.1 被控过程传递函数的一般形式
2.1.2 建立过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2.2 物理系统建模实训
2.2.1 自衡单容对象的数学模型测试
2.2.2 自衡双容对象的数学模型测试
2.3 基于Matlab的建模实训
2.3.1 作图法建立一阶系统数学模型
2.3.2 计算法建立一阶系统数学模型
2.3.3 计算法建立二阶系统数学模型
小结
习题
3 小型水箱过程控制系统实训
3.1 小型水箱过程控制系统介绍
3.1.1 生产中典型的液位对象
3.1.2 控制系统介绍
3.1.3 控制系统中的仪器仪表
3.1.4 控制系统的配电图
3.1.5 控制系统的控制板通信设置
3.1.6 水箱液位数学模型测定
3.2 单回路控制实训
3.2.1 单回路控制系统J
3.2.2 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案
3.2.3 单回路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3.2.4 单回路控制系统调试与优化
3.3 液位和流量串级控制实训
3.3.1 串级控制系统
3.3.2 液位和流量串级控制系统方案
3.3.3 液位和流量串级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3.3.4 液位和流量串级控制系统调试与优化
3.4 流量-液位前馈反馈控制实训
3.4.1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3.4.2 流量-液位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方案
3.4.3 流量-液位前馈反馈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3.5 管道压力和流量解耦控制实训
3.5.1 解耦控制系统
3.5.2 管道压力和流量解耦控制系统方案
3.5.3 管道压力和流量解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小结
习题
4 多热工参量系统实训
4.1 系统介绍
4.1.1 产品概述
4.1.2 工艺流程图
4.1.3 实训系统对象
4.2 锅炉自动补水控制实训
4.2.1 实训设备
4.2.2 控制流程
4.2.3 实训步骤
4.3 锅炉加热控制实训
4.3.1 实训设备
4.3.2 控制流程
4.3.3 实训步骤
4.4 热交换控制
4.4.1 实训设备
4.4.2 实训流程
4.4.3 实训步骤
4.4.4 热交换控制实训补充
4.5 反应器液位控制
4.5.1 实训设备
4.5.2 实训流程
4.5.3 实训步骤
小结
习题
5 张力测量与控制系统实训
5.1 张力对象的特点和分析
5.1.1 张力的产生
5.1.2 张力对象的性质
5.2 张力测量与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
5.3 张力测量与控制系统的方案
5.3.1 张力控制方案分析与选择
5.3.2 系统控制器
5.3.3 张力检测方式
5.3.4 控制张力的执行机构
5.4 张力测量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5.4.1 纸卷放卷过程的数学建模及分析
5.4.2 张力系统PID控制
5.4.3 PID控制技术的改进算法
5.4.4 控制器编程
5.5 张力测量及控制系统调试与优化
小结
习题
6 倒立摆控制系统实训
6.1 倒立摆控制系统介绍
6.1.1 直线倒立摆
6.1.2 环形倒立摆
6.1.3 平面倒立摆
6.2 倒立摆建模
6.2.1 一阶倒立摆建模
6.2.2 二阶倒立摆建模
6.3 控制算法设计
6.3.1 一阶倒立摆控制算法设计
6.3.2 二阶倒立摆控制算法设计
小结
习题
7 柔性制造生产线系统实训
7.1 柔性制造生产线系统实训
7.1.1 认识柔性制造自动生产线
7.1.2 气动技术的应用
7.1.3 西门子PLC的使用
7.2 柔性制造自动生产线各分站的独立控制
7.2.1 供料站功能及控制流程
7.2.2 加工站功能及控制流程
7.2.3 装配站功能及控制流程
7.2.4 分拣站功能及控制流程
7.2.5 输送功能及控制流程
7.3 自动生产线综合控制
7.3.1 供料站程序分析
7.3.2 加工站程序分析
7.3.3 装配站程序分析
7.3.4 分拣站程序分析
7.4 人机界面安装与生产线系统调试操作
7.4.1 HMI的安装
7.4.2 HMI与PLC连接
7.4.3 系统运行模式
7.4.4 物料状态
7.4.5 异常工作状态测试
小结
习题
附录
附录1 实训报告模板
附录2 创新项目模板
参考文献

摘要
我国在工程实践教育层面开展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以上项目的初衷都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抓手,实践环节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生产实训”课程是自动化专业重要的必修课之一,也是“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不可或缺的实践类课程之一,该课程由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过程控制、电力及其运动控制、PLC、工业组态软件、网络控制系统等多门课程融合而成,对于学生全面掌握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教材是根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目标”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能力培养矩阵”等需求编写而成的专业性综合实践教材,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工程设计方法、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以过程控制技术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工程实践出发,力求学以致用。在编者团队多年教学、科研经历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力图形成内容简明、集系统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通用教材。
本教材的特色及创新如下:
(1)结合“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和“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毕业能力要求,并根据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培养计划、学时设置编写本教材,本着精心规划、从工程实际出发、深入浅出的原则,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设计、安排、整合和优化;
(2)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将充分借鉴CDIO工程实践能力一体化培养理念,重点阐述了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内容以及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工程案例分析:如锅炉液位—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张力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网络控制的柔性制造自动化生产线的分析和设计等,以上内容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教材中体现研究性教学模式,在传统习题、思考题的基础上引入一些课本上不能直接找到答案的研究性题目,鼓励学生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通过课外资料的查阅和处理,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在一定范围内展开讨论,逐渐增强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材共分七章。按照由简到繁,从书本到实际,先简单后综合的思路来设计章节。
第1章介绍了工业自动化系统的总体概念,集散控制系统、虚拟仪器技术的介绍及Labview图形化编程环境。
第2章介绍了建模的基本概念和典型工业过程控制中所涉及被控对象传递函数的形式,并讲述了如何使用Matlab建立数学模型以及使用组态软件进行测试的方法。
第3章介绍了小型水箱过程控制系统几种常用控制理论以及系统设计、实现、调试和优化方案。
第4章介绍了多热工参量系统的基础理论、检测控制设备的基本情况以及系统设计、实现、调试和优化方案。
第5章介绍了张力测量与控制系统的原理、结构、设计及应用,包括张力检测和变频控制。
第6张介绍了倒立摆控制系统的原理、结构和应用,Matlab建模和控制算法设计以及贝佳莱PLC的使用方法。
第7章介绍了柔性制造生产线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及柔性制造生产线在生产制造和生产管理方面的应用。
附录给出了实训报告和创新研究报告模板。
本教材的编写力求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在内容安排上既有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系统阐述,又有丰富的现场案例分析,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指导性。
本教材由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李擎、崔家瑞担任主编,杨旭、张笑菲、栗辉和王尚君参编。其中:第1章、第2章由崔家瑞编写,第3章、第4章由李擎编写,第5章由阎群、徐银梅共同编写,第6章由杨旭、王尚君共同编写,第7章和附录由张笑菲、栗辉共同编写。
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文献,在此对文献的作者致以真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