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三国为例(社会建设丛书)

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三国为例(社会建设丛书)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李友梅,肖瑛,黄晓春 著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074354
  • 版次: 0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定价:¥1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美、德、日三国社会认同构造之路的历史介绍,人们也许可以从中得到不同民族国家构造社会认同的一些经验性启示。未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社会认同的重建将会形成什么样的互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构建社会认同方面所提供的经验是否可以直接拿到中国来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能脱离实际地给出一个结论性回答。
目录
引言 一、认同与社会认同 二、社会认同的力量 三、社会认同的支撑体系 四、支撑体系功能匹配的理想形态 五、并非多余的话 第一章 多元社会认同:以美国为例 第一节 稳定性与灵活性:美国的社会认同协调 一、美国社会认同的三个基础性领域 二、社会组织方式主导的社会认同协调 第二节 多元主义与多中心秩序:社会认同协调的基础 一、多元主义:美国的社会运作模式 二、多中心秩序与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 三、多元主义与多中心秩序:美国社会认同协调的基础 本章回顾与小结 第二章 “国家与社会的嵌合”:德国社会认同建构的独特模式 第一节 德国社会认同的基础性领域 一、德国社会认同的基础性领域之基本状况 二、德国社会认同基础性领域相互协调的关系 第二节 德国社会认同的独特历史条件 一、合作主义传统:德意志的社会运作模式 二、“权威秩序观”:德意志社会运作的深层思想 三、合作与权威秩序:德国社会认同基础性领域协调之可能性 本章回顾与小结 第三章 从发展取向到均衡政治:战后日本社会认同的基础重构 第一节 以经济绩效为基础:战后30年日本社会认同建构之路 一、日本的独特性与“优越”文化 二、忧患感与群体意识 三、战后以经济绩效为基础的社会认同构建之路 第二节 转型:均衡政治与认同重构 一、遭遇“泡沫经济”与社会认同三大基础领域的结构性变化 二、认同重构与多元政治 本章回顾与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社会的认同再结构 一、社会认同在当代中国 二、已有的治理尝试与可能的革新之路 三、新的集体合作与社会自我调适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