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追根溯源(1945-1950)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

追根溯源(1945-1950)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资中筠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035065
  • 版次: 1
  • 开本: 大32开
  • 页数: 466
定价:¥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再版序言 初版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 第二节  美苏争夺与“冷战” 第三节  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与美国 第四节  内部制约因素 第二章  扶蒋反共政策的形成 第一节  简单的回顾 第二节  天平开始向一边倾斜 第三节  扶蒋压共的措施 第四节  无法执行的政策 第三章  马歇尔调停 第一节  马歇尔来华的背景 第二节  来华方针制定过程 第三节  调停过程 第四节  “美援”及其作用 第五节  “冷战”的影响 第六节  调停的结果 第四章  抢救“沉船” 第一节  “杜鲁门主义”和中国 第二节  观望和酝酿 第三节  有条件的援助 第四节  魏德迈使华 第五节  《1948年援华法》 第六节  军事援助 第五章  考虑“脱身” 第一节  迟缓的决定 第二节  军事上步步为营 第三节  美蒋矛盾 第六章  《美中关系白皮书》 第一节  发表的意图和经过 第二节  中国方面的反应 第三节  美国国内的反应 第七章  “等待尘埃落定” 第一节  决定美国对新中国态度的几个因素 第二节  外交承认问题 第三节  经济政策 第四节  文化宣传政策 第八章  台湾 第一节  美国对台湾归还中国态度的变化 第二节  分离台湾的决策和手段 第三节  决心放弃台湾 第四节  走向重新干涉 第九章  国会和授蒋集团的作用 第一节  国民党的游说活动 第二节  美国的援蒋集团 第三节  援蒋集团的作用 第四节  “忠诚调查”与麦卡锡主义 第五节  两派分歧所在 第十章  司徒雷登大使的梦想与现实 第十一章  结论 附录 关于美国全球政策 1.杜鲁门总统在美国海军节的讲话 美军延安观察组 2.美军延安观察组成员雷蒙?拉登电 3.雷蒙?拉登备忘录:关于共产党晋察冀根据地的民兵组织 4.美军延安观察组伊凡?耶顿上校发自延安的最后报告 美国与国共和谈 5.美国国务院中国处副处长(石博思)致远东司司长(巴特沃思)信:关于1944年美国对国共和谈的态度 6.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致罗斯福总统电 7.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致国务卿(贝尔纳斯)电 抗战胜利时的政策 8.参谋长联席会议致中国战区司令(魏德迈)电 9.中国战区司令(魏德迈)致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电 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 10.美国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报告(SWNCC83/6) 11.参谋长联席会议报告:关于设立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SWNCC83/8) 12.美国国务院远东司司长(范宣德)致国务卿(贝尔纳斯)备忘录 13.中美关于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协议(草案) 关于进一步援蒋 14.美国驻华使馆政策建议 15.美国国务院远东司司长(范宣德)致国务卿(马歇尔)备忘录:对华政策八点建议 16.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致陆军部长(帕特森)信 17.参谋长联席会议致国务院、陆军部、海军部协调委员会报告:关于美国对华政策军事方面的研究报告 18.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关于美国对华短期援助的立场(国家安全委员会,NSC6) 关于苏联对中共的援助 19.美国国务院中国处处长(林沃德)致远东司司长(范宣德)备忘录 20.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博)致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信 重新审议对华政策 21.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司备忘录:重审并制定对华政策(PPS39,即NSC34)   ……  …… 关于承认新中国 24.国务卿(艾奇逊)致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电 对台湾的政策 25.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报告:当前美国对台湾的立场(国家安全委员会文件NSC37/2)   ……  …… 29.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谈话记要 主要参考资料 中文 英文 索引(节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