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佛教与佛山文化

佛教与佛山文化

  • 字数: 322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齐鲁书社
  • 作者: 刘正刚 著 著
  • 商品条码: 978753333320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稿研究的时间为古代直到清末民初。因为在这一长达近1800年的历史长河中,佛教在佛山的传播经历了发生、发展、衰落到复兴的历史变迁,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佛山因佛教而得名,并且佛教作为佛山文化的基因已经渗透到佛山社会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各个时代人们追忆佛山历史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并最终积淀为佛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简介
刘正刚,安徽人,历史学博士,1993年于厦门大学博士毕业,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工作一年有余,后一直在暨南大学任教。1997年破格晋升教授,自1997年、2004年开始,分别招收硕士生、博士生。担任过暨南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入选过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人才培养对象。现为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所长,中同古代史学科学术带头人。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多项省部级社科项曰。出版《闽粤客家人在四川》、《东渡西进:清代闽粤移民台湾与四川的比较》、《广东会馆论稿》、《话说粤商》、《与正统同行:明清顺德妇女研究》等专著;出版《广东旧志疫情史料辑录与研究》、《李猗女史全书》等古籍整理著作。
目录
课题说明
前言
一、佛山区划概念
二、佛山史研究的学术状况
三、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佛山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演变
第一节 佛山自然环境的演化
一、珠三角平原的形成过程
二、佛山自然环境的演变
第二节 佛山的人文环境变迁
一、南海县的政区沿革
二、佛山的人文环境变化
第二章 晋唐时期佛教与佛山得名
第一节 佛教与佛山得名
一、晋代经堂与塔坡寺
二、唐代立佛山石榜
第二节 昙摩耶舍在佛山地区的活动
一、昙摩耶舍与达毗耶舍为一人
二、魏晋南朝佛僧在南海译经弘法
第三节 晋唐佛教传播的社会背景
一、海洋贸易与佛教的传入
二、晋唐南海县的寺庙建设
第三章 南汉宋元佛山周边的佛教传播
第一节 南汉的佞佛
一、南汉时期的海洋贸易
二、南汉的佛寺建设活动
第二节 宋元儒学普及下的珠三角佛教
一、宋元儒家思想在珠三角的普及
二、宋元时期佛教的持续发展
三、宋元商业发展对佛教传播的影响
第四章 明清以来佛山的佛教文化
第一节 明清佛山商业繁荣与佛教的曲折发展
一、明清佛山社会的商业化
二、明代塔坡寺的被毁与改造
三、清代佛山佛教的再度复兴
第二节 晚清以后佛山佛教发展的艰难历程
一、经堂古寺从劫难到辉煌
二、塔坡寺原址的文化胎记
三、仁寿寺走向鼎盛
四、寺庵丛林的分布
第三节 佛山多神信仰的民间习俗
一、北帝信仰在佛山的流行
二、祖庙周围的佛寺庙宇
三、民间信仰的多元展现
四、迎神赛会中的佛教元素
五、佛山的观音信仰及其他
结语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