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

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周育民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03548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0
定价:¥31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清朝前期的财政演变 第一节  清承明制有因有革   赋税制度的整顿   雍正朝的财政改革 第二节  财政收支概况   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收支 第三节  财政问题   货币财政与实物财政的差异   清代货币财政的局限性 第二章  鸦片战争与清朝财政 第一节  入不敷出的财政收支   财政收支分析   财政补救措施 第二节  财政困难的原因   收入减少支出增加   鸦片战后社会经济状况的恶化 第三节  夭折的财政整顿   票盐制度的改革   地丁钱粮的清理     港政整顿   河工与开矿 第四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财政史的开端   1843年海关税则的分析   1843年海关税则与清朝财政收入 第三章  太平天国与清朗财政 第一节  封建社会矛盾运动中的晚清财政   正赋与浮收   包税人   大户与小户 第二节  空前严重的财政危机   最初的三年   1853―1858年   1858―1864年   内府的财政危机情况   战时军费支出的总估计   第三节  财政搜刮措施的出台及其恶果   捐借   创办厘金   铸发大钱   印发官票宝钞   鸦片税 第四节  变动中的战时财政   漕粮的海运与改折   长江六省的减赋   盐务的紊乱   财政权的下移与破坏 第四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清朝财政 第一节  19世纪60―90年代清朝财政结构的变动   财政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变动   财政运行方式的变化   税制的整顿   塞防海防与财政 第二节  内债和外债   内债   外债 第三节  地方财政   地方财政的形成   地方财政间的关系:以淮盐现复楚岸为例 第四节  洋务企业与清朝财政   清政府对洋务企业的投资   洋务企业投资的制约因素   洋务企业投资的性质与税收性质的变化 第五章  甲午战争后的清朗财政 第一节  甲午战后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严重的财政危机   原因分析 第二节  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对外筹款活动   三笔大借款   加税裁厘交涉 第三节  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国内筹款措施   战时筹款措施(1894―1895)   甲午战后之筹款措施 第四节  甲午战后清朝财政制度的危机   盲目的货币改革   建立国家银行计划的流产   难产的废厘和折漕   京协们制度的瓦解   钱粮差徭的加重 第六章  科灭前夜的清朗财政 第一节  庚子以后财政危机的加深   空前的财政掠夺   庚子以后财政危机的特点 第二节  财政摊派与搜刮   摊偿庚予赔款   筹措练兵经费   罗握新政费用 第三节  被束缚的财政   修改税则与常关税、盐税的抵押   大举外债 第四节  币制改革与财政的清理整顿   币制改革   财政清理与财政预算   盐务整顿 第五节  财务行政机构、公库制度及税制的变化   财务行政机构   公库制度   税制的变化 第六节  举借内债的失败   国家公债   地方公债   国内金融机构垫借 第七章  财政演史中的经济与社会 第一节  晚清财政与市场经济   高度货币化财政与农业经济收入的再分配   晚清财政与国际国内市场 第二节  晚清财政与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与封建国家财政关系的比较   清政府征自资产阶级的捐税 第三节  晚清财政与财政利益集团   官僚集团   幕僚   吏与役   军人   旗人生计 附录   图表目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