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欧洲视野中的荷兰文化1650-2000年阐释历史

欧洲视野中的荷兰文化1650-2000年阐释历史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杜威.佛克马等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3364596
  • 版次: 1
  • 页数: 0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丛书头四卷细致入微地梳理了荷兰文化史上的重大时刻,副标题为“1650-2000年:阐释历史”的第五卷由12位在各自研究领域内深孚众望的学者合著,旨在总结前几卷丛书的发现,探讨一些理论性更强、普遍意义更深的问题,例如宽容和民主在荷兰历史上发挥的作用及其对财富积累的重要性,它提纲挈领地概述了整个项目。
作者简介
杜威·佛克马(Douwe Fokkema)是乌特勒支大学荣退比较文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有欧洲和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其著述包括:《现代主义臆想》(Modernist Conjectures,1988年)和《知识与责任:以问题为导向的文学研究方法》(Knowledge and Commitment:A Problem-Oriented Approach  to Literary Studies,2000年),两本书都是与爱尔如德·伊布思(Elrud Ibsch)合著。他还和汉斯-伯顿斯(Hans Bertens)合编了《国际后现代主义:理论和文学实践》(Postmodernism:Theory andLiteraryPractice,1997)。他是欧洲科学院院士。
目录
中序本序 第一章  导言   阐释历史的方法   “文化的概念   艺术、科学和社会   欧洲语境   与佛兰德斯的关系   语言的重要性   文化身份的涌嵌板 第二章  荷兰:一个历史现象   作为转折点的1798年   现论视角   共和国——其结构与文化   率真品性颂   黄金时代的奇迹     国家与社会的分离   从启蒙运动到支柱化   国家和社会的相互渗透   作为一个问题的荷兰   历史的终结 第三章 殖民历史面面观   印度群岛的重要性   科林的印度群岛   科林自我形象的滥觞   凡沃伦荷温:作为向导和解放者的荷兰   科恩的国度和葛洛修斯的国度   穆尔塔图里的遗产   英国人的反应   穆尔塔图里在印度尼西亚   穆尔塔图里和普拉姆德雅·阿南塔‘吐尔   通过研究阐释历史 第四章 宗教与世俗化:如火如荼的圣像破坏热潮   荷兰共和国时期教会与国家之间的“抗议”关系   “新教’’王国:共和国的传统对现代荷兰所发挥的持续性影响   “新教式”天主教   一个宽松的“新教”社会   结论 第五章 宽容与民主   “宽容”的概念   …… 第六章  公共领域之争:荷兰的性别、文化和政治 第七章  城镇和乡村:进行之中的工程 第八章  教育 第九章  文学 第十章  音乐和音乐生活 第十一章  视觉艺术:黄金时代的没落 第十二章  人民征服媒体 第十三章  绵久的兴盛,恒常的宽容?荷兰特质的一般性阐释 第十四章  结论 作者简介   插图索引及版权所有者名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