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非艺术

非艺术

  • 字数: 29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 作者: 徐琛 著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51540705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当下当代艺术发展应确立怎样的话语体系、价值判断标准? “纯化艺术语言”则作为一种目标或策略,探究着当代艺术的实验性和观念的突破点。以“后现代”文化为体征的当代艺术,构成和渗透进入整体的中国社会文化与生活之中。后现代主义的绝对差异原则,助长了“随便怎么办” “你想怎么办?” “怎么办都行”的任意妄为的态度,艺术在“无止境”地消解和人为地“制造错误”和过失中强化着“谬误推理”的症候,艺术越来越无法判断和解读。本书是作者历十年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观察和思考。
作者简介
徐琛,女,1967年生于上海。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1992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学系。曾任《美术观察》杂志社记者、编辑及栏目主持人。2002年伊始,担任雅昌艺术网、艺术国际网特约撰稿人,女性艺术评论家。
目录
第一部分 艺术之变
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
怎样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模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流媒体所呈现的
一个特殊的年代:1978——当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分界点
大山子、观音堂和上海艺术机构的实验模式
美术研究所:“缺席”还是“出场”?
耍酷?技拼?还是博弈?——由2007“艺术北京”所想到的
创世纪的历史人物:
20世纪中国艺术教育与艺术设计先锋
论抽象艺术的精神象征:兼谈周氏兄弟在美国的成功
什么是“物派”?——观“东京艺术工程”展览
抽象艺术的精神性——中西抽象艺术之异同比较
质疑“艺术批评”
经典:艺术的永恒魅力
第二部分 艺术寻绎
是智力游戏?还是儿童闹剧?
在哪里?——现代艺术的未来
谁在收藏当代艺术?
“招安”气氛笼罩下的当代艺术
女性艺术的现代性意义——兼谈女性艺术创作的极端化和个人化走向
现代艺术的意义在哪里?
——兼谈经典艺术之后的艺术走向
声音、图像与生命的权利——评唐人艺术中心“¥%?,,,@¥!#饿¥日”当代艺术展
是纪实?是观念?还是其他?——记中国当代摄影论坛
几大病:艺术?经济的“怪”症状
“问题主义”消失了吗?——中国海安“523”当代艺术思想论坛评述
“新启蒙”之后的中国当代艺术
新“格局”变动之后——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中国当代艺术
论艺术意义的“第三条”选择
“停滞”还是“前行”?——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研究
从“传统”到“当代”
从“西方”到“东方”——“当代艺术史书写”国际研讨会
第三部分 艺术田野
时代与使命——2013中国当代艺术研讨会综述
时尚与流行经典
2009:值得记忆的艺术界几件事
山里的国际“包豪斯建筑”——记“上苑艺术馆”与驻馆艺术家们
现代艺术:一种文化现象
李迪访谈:一个海外生活的艺术家看中国
男权统治下的中国史学体系
城市里的“波西米亚”——对天通苑画家群的记叙
中国现代主义进程中的“夏娃”们
关于“艺术区”现象
主流、非主流与边缘——评中国文化界艺术界的几种现象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