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研究

  • 字数: 175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张楠楠|总主编:牛先锋
  • 商品条码: 978752283869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 判理论以对经济主义和还原 主义的回避作为发展理论的 基础,因此,尽管西方马克 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不断发 展变化,但其本质并未改变 ,即为了避免经济主义和还 原主义的可怕指责而尽可能 的不与物质生产理论发生关 系,以至于文化批判理论在 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聚焦于文 化内在性而最终使得文化与 其关涉的物质、经济等因素 相分离,其所形构的对文化 高度的自反性理解的趋势既 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 理论“去经济学化”的后果, 也是当代重建文化批判理论 的原因。正是在此意义上, 本书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视角出发审视各种西方马克 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实质 性影响与限度,强调文化批 判理论不能停留在上层建筑 领域用文化解释文化,而应 从物质需要、客观经济与历 史必然性等角度形塑文化研 究的未来。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从肯定物质生产方式走向研究文化生产方式 第一节 缘起:反思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模式与经济决定论、还原论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开掘文化能动性的进程 第三节 文化生产理论的三种诠释路径及其影响 第二章 从经济主体走向文化主体 第一节 阶级衰落与大众兴起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中的大众主体 第三节 文化主体: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及其影响 第三章 从反映经济形态的意识形态理论走向文化的意识形态理论 第一节 作为中性考察对象的意识形态 第二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三种表述:以虚假意识批判为核心 第三节 文化与意识形态融合:放弃虚假意识批判 第四章 重建文化批判理论 第一节 重建文化批判理论的三种路径 第二节 坚定文化批判理论与政治经济学联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