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核能话语变迁:科技、媒介与国家

核能话语变迁:科技、媒介与国家

  • 字数: 20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徐生权|
  • 商品条码: 978752283948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集威慑力、高能量和风 险于一身的核能,自诞生之 初,便是一种与政治、文化 、社会等交织在一起的技术 力量,它被赋予了各式各样 的想象。因而,核能对于一 个国家而言,并不是一种单 纯的科学技术,在现实生活 中,核能不可避免地要接受 话语的建构和形塑,而媒介 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全球变暖与能源危机迫 近的当下,核能作为一种难 以割舍的清洁能源,就像“ 房间里的大象”一样,需要 被正视和研究。本书聚焦核 能,运用话语理论和话语分 析的方法,对《人民日报》 近70年来的核能话语进行分 析,试图通过对核能话语的 “解神秘化”,揭示核能的媒 介话语背后所隐藏的想象赋 予与认同建构,向读者展示 不同历史时期迥异的核能话 语主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意识 第三节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核能科技、社会与话语 第一节 核能的社会性与风险性 第二节 语言转向与话语的建构性 第三节 核能的话语形塑 第三章 作为方法的批判话语分析 第一节 批判话语分析:批判的还是分析的? 第二节 批判话语分析的资料搜集、分析层次与框架 第三节 本研究的资料搜集与分析策略 第四章 中国核能的媒介话语的分阶段呈现——以《人民日报》为例 第一节 1949~1963年:原子能问题上的两条路线 第二节 1964~1977年:打破核垄断与“自力更生” 第三节 1978~1990年:中国发展核电势在必行 第四节 1991~2010年:从国之光荣到民族核电 第五节 2011年福岛之后:中国核电的声音更响亮 第五章 中国核能媒介话语的总结与讨论 第一节 中国核能媒介话语的流变、特性与语言 第二节 核能媒介话语、国家与风险沟通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