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古汉语入门

古汉语入门

  • 字数: 147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 作者: 蒋绍愚,李新建 著 著
  • 商品条码: 978751540821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1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初学古汉语的读者写的。为了把比较枯燥的古汉语常识介绍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能为更多的读者所接受。作者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来谈古汉语常识,通过一问一答,由易及难,由浅入深,把讨论逐步引向深入。本书汇集了名师几十年古汉语教学与研究的心得,是一本初学古汉语难得的入门书。
作者简介
蒋绍愚,1940年出生于上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汉语史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作有《古汉语词汇纲要》《唐诗语言研究》《近代汉语研究概要》《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续集》等,负责《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统稿工作。
目录
前言
再版说明
第一讲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为什么要学习古汉语
什么叫作古代汉语
多读、多想、多记
注意古今汉语对比
要注意掌握古汉语词汇
要学会使用工具书
第二讲 古汉语的字和音
联绵字
假借字
累增字和区别字
古汉语的读音
第三讲 古代汉语的词汇
古今词义的异同
词的本义
词义的引申
怎样确定句中的词义
第四讲 词类的活用
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
名词用如动词
使动和意动
怎样判断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状语
第五讲 古代汉语的虚词(上)
注意虚词的多重意义和用法
注意虚词古今的不同
注意掌握虚词的语法作用
第六讲 古代汉语的虚词(下)
“之”和“其”
“者”和“所”
“而”和“则”
第七讲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被动句
判断句的基本形式及其变化
判断句表达的意义
判断句里的“为”和“是”
古汉语的被动句
用“于”字的被动句
用“为”字的被动句
用“被”字的被动句
用“见”字的被动句
第八讲 古代汉语的词序
宾语前置的三种形式
表示动作行为数量的词序
谓语、定语的位置
第九讲 古汉语的表达与修辞
省略
插入
互文
……
摘要
"前 言这本小书是为初学古汉语的青年同志写的。我们设的读者对象是:高中学生和大学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同等文化程度的中小学教师和干部,也可以用作自学古汉语的参考。 目前古汉语的教科书和参考书已经不少了。为了避免重复,我们不打算再对古汉语常识做一般的系统的介绍,而是努力使这本小书更加实用一些。也就是说,对于一般书上都已讲到的基本知识,我们只做了一些简要的叙述,而对初学古汉语的青年同志经常产生疑问,但在一般书上却又谈得不多的一些问题,则作为重点来谈。根据我们在高等学校从事古汉语教学的体会,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青年同志的古汉语水平是有帮助的。在这些问题上我们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都是不成熟的,谈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就正于专家和广大读者。 通常人们都觉得古汉语常识比较枯燥。有没有办法把它谈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能为更多的读者所接受呢?我们在这里做了一个尝试: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来谈古汉语常识,通过一问一答,由易及难,由浅入深,把讨论逐步引向深入。这种尝试是否成功,要请广大读者来评判。 本书各讲(第一讲除外)后面都附有练习题。做这些练习题时,可能要稍微动动脑筋,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查阅一些有关的书籍。我们觉得,自己动手动脑来解决问题,是学习古汉语的一种基本训练。练习的答案附在全书的最后。本书的前面几节,曾在河南师范大学函授部编辑的《函授通讯》上连载过,得到了河南师范大学许钦承先生的热情鼓励和帮助。在本书出版时,又承周祖谟先生为我们题写了书名,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 1980 年 10 月于北京西郊"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