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在线组套)阿来作品集(全5册)

(在线组套)阿来作品集(全5册)

  • 字数: 990000
  • 装帧: 简装
  •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作者: 阿来 著作
  • 商品条码: 220046400001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472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瞻对》是阿来新创作的非虚构长篇,以瞻对两百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进行历史钩沉,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同时也展现了汉藏交汇之地藏民独特的生存境况,并借此传达了作者对川属藏族文化的现代反思。曾荣获“2014年中国30本好书”“2014年大众喜爱的50本图书”“亚洲周刊2014年十大好书”等殊荣。其中《少年诗篇》主要收入阿来以靠前人称创作的回忆父辈的故事;《奔马似的白色群山》中的作品,有很强的传奇、魔幻、寓言色彩;《行刑人尔依》中的篇章则都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阿来的诗》这本书是阿来较完备的诗歌作品集,是对阿来多年诗歌创作成就的一次集中展示。“我的表达是从诗歌开始;我的阅读,我从文字中得到的感动也是从诗歌开始。”小说家阿来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看做是藏汉两种语言与文化中不断穿行的思想行为和文学行为的具体表现。阿来的诗歌对藏民族的宗教信仰进行了极为精彩的现代汉语演绎,呈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抒情色调,体现着藏汉文化沟通、对话与交融的深厚精神内涵。
内容简介
《瞻对》
从雍正八年(1730)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朝政府七次用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而后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等外部势力,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
这就是瞻对。
瞻对(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地处康巴。康巴人向来强悍,而瞻对人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
阿来积五年之力重磅新作,引爆大众舆论关注,入选2014年度“中国好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亚洲周刊》2014年十大好书、中国图书势力榜文学类年度十大好书、新浪中国好书榜、《中华读书报》年度靠前图书、凤凰好书榜100本好书、深圳读书月2014年度十大好书,朱维群称赞:这实际上是政治教科书——
这就是《瞻对》。
本书以瞻对两百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进行历史钩沉,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同时也展现了汉藏交汇之地藏民独特的生存境况,并借此传达了作者对川属藏族文化的现代反思。
这是一段坎坷的民族融合史,一个传奇部落的前世今生,是继《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之后的藏地史诗。
你不是在阅读历史,而是在阅读现实。    《阿来的诗》 阿来的诗歌对藏民族的宗教信仰进行了极为精彩的现代汉语演绎,呈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抒情色调,体现着藏汉文化沟通、对话与交融的深厚精神内涵。
《少年诗篇》
这是阿来回忆父辈的故事。
它们发生在大时代尘埃落定之后,它们发生在少年阿来的记忆中。
他们被割裂,又努力适应;他们被抛弃,又饱含希望。
时代始终变动不居,尘埃仍未落定。
这是阿来的少年诗篇,成长之路,精神自传。
《奔马似的白色群山》
这是阿来书写藏地传说与现实的故事。
他们以命运来重写传说,却被现实改写。
他们在相信与怀疑间辗转、挣扎,却不放弃希望。
阿来向你描述他的历程,
在故乡辽远大地,从双脚到内心,从幽暗到明亮。
《行刑人尔依》
《行刑人尔依》通过一个专事行刑的独特家族带我们走进一个蒙昧时代,展开一段带着血腥味的历史。除了战争,天才的银匠也从精神上撕开了土司制度的堡垒,留下了鱼眼夺科傻瓜似的思索。然而土司制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苦难的消亡,少年格拉、童养媳、老猎人、复仇者、奥达的马队……每个人的命运都让人灵魂震颤,但正如阿来所说,每一汪血泊中都有传说中那样一个风与火所孕育的光点。
作者简介
    阿来(1959年-),男,藏族,出生于四川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总编及社长。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2000年,其靠前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5届茅盾文学奖,为该奖项有史以来很年轻得奖者(41岁)及首位得奖藏族作家。2009年3月,当选为四川省作协。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散文《大地的阶梯》等。
目录
大金白利再起战端
唐柯三,久候不至的调处大员
大白之战中的瞻化
第十章
调处失败,特派员遇兵变
还是靠实力说话
诺那活佛的传奇
大白之战后的瞻化
《少年诗篇》
旧年的血迹
永远的嘎洛
孽缘
少年诗篇
已经消失的森林
遥远的温泉
《奔马似的白色群山》
奔马似的白色群山
阿古顿巴
蘑菇
银环蛇
野人
欢乐行程
灵魂之舞
有鬼
宝刀
狩猎
群蜂飞舞

《行刑人尔依》
行刑人尔依
月光里的银匠

格拉长大
老房子
槐花
环山的雪光
奥达的马队
最新的和森林有关的复仇故事
摘要
是的,惠特曼,无所不能的惠特曼,无比宽广的惠特曼。今天,我听了三遍久违的《春
天》后,又从书橱里取出久违了的惠特曼。我要再次走进那些自由无羁的雄壮诗行。是
的,那时就是这样,就像他一首短诗《船启航了》所写的一样:

看啊,这无边的大海,
它的胸脯上有一只船启航了,张着所有的帆,甚至挂上了它的月帆,
当它疾驶时,航旗在高空中飘扬,她是那么庄严地向前行进,
下面波涛汹涌,恐后争先,
它们以闪闪发光的弧形运动和浪花围绕着船。

感谢这两位伟大的诗人,感谢音乐,不然的话,有我这样生活经历的人,是容易在即将
开始的文学尝试中自怜自艾,哭天抹泪,怨天尤人的。中国文学中有太多这样的东西。
但是,有了这两位诗人的引领,我走向了宽广的大地,走向了绵延的群山,走向了无边
的草原。那时我就下定了决心,不管是在文学之中,还是文学之外,我都将尽力使自己
的生命与一个更雄伟的存在对接起来。也是因为这两位诗人,我的文学尝试从诗歌开始
。而且,直到今天,这个不狭窄的,较为阔大的开始至今使我引为骄傲。
回想我开始分行抒发的时候,正是中国诗坛上山头林立、主张与理论比情感更加泛滥的
时期。但是,我想,如果要让文学从此便与我一生相伴的话,我不能走这种速成的道路

于是,我避开了这种意气风发的喧嚣与冲撞,走向了群山,走向了草原。开始了在阿坝
故乡广阔大地上的漫游,用双脚,也用内心。所以,这些诗歌最初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纸
张上,各种各样的简陋的招待所窗下肮脏的桌子上。今天,我因为小说获奖住在北京一
家干净整洁的宾馆里,多年的好友,今天的责编脚印送来诗稿让我做最后一次校对。我
在柔和的灯光下一行行检点的不是诗句,而是漫长曲折的来路。墙外是这个大城市宽广
丰富而又迷离的夜晚,我却又一次回到了青年时代,回到了双脚走过的家乡的梭磨河谷
、大渡河谷,回到了粗犷幽深的岷山深处,回到了宽广辽远的若尔盖草原。我经历的那
个生气勃发的诗歌时代,也是一个特别追名逐利的时代。所以,我有些很好的诗歌篇什
,便永远地沉埋在一些编辑部里了。比如,我至今想得起来的一首诗叫《遇见豹子》。
今天却再也找不见她们了。当然,这仅仅是一个特别的例子,名单再开下去,便是一份
控诉书了。其实,我的这本小小的诗集直到今天才得以出版,这件事本身,便是对中国
文坛某些不正常状态的沉默的批判。如果不是那些永远沉没在某些编辑手里的没留底稿
的诗篇,今天这本诗集便不会如此单薄。
这些诗不仅是我文学生涯的开始,也显露出我的文学生涯开始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姿
态。所以,亲爱的尊敬的读者,不论你对诗歌的趣味如何,这些诗永远都是我深感骄傲
的开始,而且,我向自己保证,这个开始将永远继续,直到我生命的尾声。就像现在,
音响里传出最后一个音符,然后便是意味深长的寂静。而且,我始终相信,这种寂静之
后,是更加美丽与丰富的生命体验与表达的开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