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中国乡村考察报告

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中国乡村考察报告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陆益龙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070301
  • 版次: 0
  • 开本: 16开
  • 页数: 0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的政治经济变迁史及现状的著作。以社会经济史资料为基础,结合当地人的口述史材料以及实地田野调查资料,对小岗村50多年来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变迁过程进行回溯和反思。 在农村土地改革运动、合作化运动、“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以及当下进行的新农村建设运动等方面,书中都从宏观制度背景和微观实际行动两个层面进行了考察、反观和探讨。通过对小岗村“大包干”前前后后历史及变迁过程的梳理和反思,提出了一个大胆理论命题:运动型的嵌入性政治是对村落经济绩效产生负面影响的重要因素。小岗村的经验留给人们的启示是:旨在改造乡土社会的理想是不能通过政治运动来实现的,政治的过度进入或嵌入化,往往可能破坏乡土社会自身的自主机制。推进农村社会发展,政治力量的作用可能主要在于向农民提供帮助、向农村投资。 注重事实与理论、科学分析与人文关怀的结合是本书的重要特点,本书将为读者重新认识小岗村“大包干”和农村改革提供一个独特视角。
作者简介
陆益龙,1966年12月生于安徽省枞阳县。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获社会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安庆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出版有《嵌入性适应模式——中国华侨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变迁》、《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沪籍制度》、《流动产权的界定——水资源保护的社会理论》、《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中国代家礼》等专著,在《北大学报》、《人大学报》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目录
第一编 导 论 第一章 农民和农村问题 ●农村问题的意义 ●小农、农民与乡村社会 ●农民行为:理性和道义的成分 ●农村经济组织:规模与体制 ●制度创新与乡村发展 第二章 走近小岗村 ●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 ●灌溉系统 ●耕作制度 ●居住结构 ●亲属关系 ●小岗人 第三章 小岗与凤阳 ●历史沿革 ●生计模式 ●文化传统 ●行政建置 第二编 政治嵌入的过程 第四章 土改与政治经济的重构 ●土地改革 ●社会阶层与土地再分配 ●土改斗争 ●粮食统购统销 第五章 合作化运动中的小岗村 ●互助组:合作化的社会基础 ●合作化运动的政治背景 ●合作社的运作方式 ●高级社的兴起 ●合作化运动的影响 ●小岗村农业生产低效率的原因 第六章 人民公社里的小岗村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制的推行 ●大食堂与大锅饭 ●三级核算 ●生产危机 ●小岗村生产衰退原因追溯 第七章 村落政治与生计危机 ●学大寨 ●“四清”运动 ●蹲点干部 ●救济 ●离乡背井 第三编 走出嵌入:“大包干"之后 第八章 红手印与“大包干” ●走投无路 ●记忆和直觉 ●单干策略 ●鲜红手印 ●反抗与合作 第九章 去集体化后的小岗村 ●立竿见影 ●成功秘诀 ●崭新面貌 ●生活变迁 ●集体化与去集体化 第十章 土地、粮食和农业收入 ●耕地的变动 ●种植结构 ●粮食及农产品价格 ●政策与农民的命运 第十一章 市场转型与结构调整 ●农村市场 ●养殖产业的进入 ●工业的尝试 ●旅游业的起步 第十二章 基层政权建设 ●镇――村体制的建立 ●村民自治 ●挂职干部 ●村党委会 第十三章 新农村建设中的小岗村 ●建设新小岗村的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 ●中心村模式 第四编 结论和讨论 第十四章 小村落与大国家:嵌入性政治 ●政治嵌入对小农经济的影响 ●小农与大政府 ●小农与大市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