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北大到南开

从北大到南开

  • 字数: 210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高尔森 著
  • 商品条码: 9787549525799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45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者在北大求学,在南开教书,北大与南开是作者人生的两个中心点。然而人生的轨迹并不是两点一线,围绕这两个点心点,作者多彩的生活一一呈现,下乡剿匪、插队务农、劳动改造、工厂革新、香港充电,无不有滋有味。个人史即社会史,个人的命运折射时代的命运。
作者简介
高尔森,安徽巢县人,1929年8月出生。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同年到南开大学任教,1986年晋升为教授。曾任南开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所长,并兼任中国国际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顾问、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顾问、天津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税务》杂志顾问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委员等。著有《英美合同法纲要》、《国际税收浅论》、《国际经济法文选》,主编有《国际税法》(高等学校法学教材)、《国际经济法》、《国际经济法通论》、《台胞投资企业法概论》、《Symposium on Chinese Economic Law》、《南开国际经济法论文集》,《南开国际经济法论文集(续集)》和《再续集》,审订有《涉外税法》,并发表论文30余篇,20世纪50年代初曾出版英、俄文译著3本。曾开设国际投资法、国际技术转让法、国际税法、西方国家合同法和西方国家公司法等课程。曾多次应邀在全国性高校法律系教师讲习班和多所重点高校讲学。1986年,应邀在港、澳首届中国经济法律讲座主讲中国涉外税法。1992年,应邀赴台湾参加第一届海峡两岸法学学术研讨会,并曾赴美、加和西欧8国进行学术访问和游览。主编的《国际税法》一书于1991年获第四届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并于1992年获第二届司法部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1986年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1991年被评为天津市市级优秀教师。1988年被英国剑桥国际人物传记中心选入《大洋洲及远东地区名人录》,1998年又被该中心选入《国际名人传略词典》第26卷。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童年(1929.8-1941.8)
一、 安庆
二、 芜湖
三、 日本侵华后的逃难
巢县、烔炀河与三河  赴武汉途中  在武汉  赴湘西途中  所里     雅溪
第二章 初中阶段(1941.9-1944.7)
一、 赴永绥读初中
报考被录取  搭货车去永绥
二、 初二分校概况
住和吃  浓烟弥漫的教室  军事化的生活
三、 学习成绩下降
成绩下降的原因  语文考得特别好  对钱不看重的原因
四、 初中三年杂忆
河与桥的传说  险遭不测  参观监狱  保靖县的山洞  乾城的小西洞与万溶江  家中迁居乾城  父亲去重庆  把舅舅吃穷了
第三章 高中阶段(1944.9-1948.7)
一、 永绥又半年
高初中比较    怀念黄震辉    几乎上大当    第一次喝酒
二、 赴重庆途中
川湘比较    乌江的感受    汽车爬山    皮箱失窃 到达重庆    回家
三、 中大附中青校
编班考试平均仅38分    咸鱼翻身     青校校址与师资    青校的吃    父亲调动工作    日本投降    高一下的学习与其他    休学准备东返    二二二反苏大游行    卖袍还乡    临别依依
四、复员途中
船头观景    奇特的三峡风光    船过青滩    过鬼见愁    船出三峡    在船上当义工    汉口点滴    回到芜湖    尔    鼎哥几乎送命
五、 南京(一)  
南京的初步印象    苦读英语    南京的中大附中 进文科班    办中、英文墙报    终生感谢的两位高中老师 别了、我的中学阶段
六、 南京(二)  
报考大学时的思想状况    为“非北大不进”而挨骂 北大与中大的作文题    同时考取北大、中大    两校择一举棋难定    弟妹们    我的南京游    买卖银元    告别南京北上
第四章 大学阶段(1948.9-1952.8)
一、 赴北平途中
上海的住处    外滩与南京路    另订船票    买便宜货    告别与上船    初临海上    过黑水洋与到达天津
二、 北大四院
到达北大与换掉金圆券    北大概况    故都的气息 民主广场与迎新    第一堂课 期中考试与自圆其说     争温饱运动与初见胡校长    围城与应变    在围城内看戏    回避参加民青    北平解放    四院迁院风波    迁院余波    游览名胜古迹
三、初到北大三院
三院、红楼、民主广场    图书馆    想转系    听陈毅做报告    当膳委会出纳    东安市场讲课    孟长麟来北平    回家
四、 大学二、三年级
二年级的学习    参加开国大典    外交学会短期工作 三年级的学习    开始搞翻译    政治表现    看京剧及其他
五、 参加土地改革
下乡前的准备——北京    下乡前的准备——武汉 下乡前的准备——柳州 柳城县走马乡    来宾县古竹村    柳州总结与再过武汉
六、 北大的最后四个月
入团    我的思想进步历程    毕业分配到南开
第五章 南开六年半(1952.9-1959.2)
一、 一个好的开端
初到南开    马列教研室简况    初任助教    办展览会    因阅卷被告状    辅导俄语学习    尔静来津 回家
二、 上台讲课
背讲稿    对背讲稿的思索
三、 进修与回家过年
人民大学进修    回家过年    陪母亲赴京    
四、 反右  
到化学系参加运动    党委扩大会议上的发言    所谓袒护右 派学生    教研室的鸣放会
五、    入党的一波三折
    入党的支部会    市委组织部推迟批准    转正的支部会    延长预备期后的思考
六、  下放劳动锻炼
    下放简况    劳动的表现    结婚    父亲被判五年徒刑    负责扫盲    大韩庄的“大跃进”    庶美来津探亲
七、 到学校农场和离开南开
农场简况    取消入党预备期    决心离开南开
第六章 芜湖二十年(1959.3-1979.4)
一、回芜之初
有了自己的家    看望母亲与弟弟    到芜湖造船厂报到
二、 芜湖二十年的工作
到业余学校报到前的思潮起伏    从业余学校到厂办初中    拾废铁    下乡支农    下放车间劳动    搞技术革新    黄山游
三、 个人拼搏
搞外文翻译    写论文和编小册子    两次调动 两次求援
四、 晚景困苦的父母
父亲突然回家    家中经济困难    家务劳动辛苦
五、 磨难中成长的长子  
半岁前体质颇佳    半岁后一落千丈    去北京拣回一条命    高二休学一年    高考体检的折磨
六、 人生道路上迈错一步的次子
从小有外婆照顾    性格与哥哥不同    打乒乓——一步错棋
六、 “ 文化大革命”中的我
当上“七家村”主帅    抄家、游街、想自杀、人心 扫厕所、剃光头、定罪、想离婚    解放、贴大字报、质问、参加游行    当逍遥派
八、 “文化大革命”中的父母与父亲逝世
离开芜湖    烔炀河生活平静    叩见父母    父亲逝世
九、 请求调回南开
念头初起    调动有了希望 全家调津    厂内对调动的反应 离芜前夕
第七章 初回南开(1979.5-1982.2)
一、 刚回校的几件事
友情温暖    初战告捷    确定研究方向    申请恢复党籍    升工资    搬家与庶美的工作安排
二、 挫折与走出挫折
挫折    找到新的论文题    走出挫折    参加专利法研讨会
三、 香港一年
被迫受命    香港的住处    奇特的遭遇    到胡关李罗律师行    想象不到的矛盾    买书与报销书费    考核 港大法学院图书馆    出海    香港一年的吃与玩    文化生活    一点感受    年终礼品    告别律师们    律师行为我饯行
第八章 大拼搏(1982.3-1988.5)
一、 大拼搏前
两次汇报    参加意见征询会    赴约克大学事    四处寻找图书资料    升副教授挨骂    设立硕士点    又一件终身憾事 搬家与母亲来津    两个儿子的情况    送孟长麟赴美    岳母去世与庶美病休
二、 投入大拼搏
两年计划    国际经济法讨论会与上庐山    讲课任务飙升 两座大山压下来    参加国际性的讨论会    研究生班和市长班
三、 晋升教授与评上劳模
不敢申请    顺利通过    升教授未挨骂    一点遗憾 评上劳模    再辞法律系主任
四、 校外两大任务
澳门讲学    上海讲学与厦门审稿    主编《国际税法》 深圳、珠海、武汉行    为研究生分配赌气    母亲逝世    高宁、高扬结婚
第九章 加拿大、美国行(1988.6-1988.11)
一、 加拿大
赴加缘由    在温哥华被人怀疑    在金斯敦    在多伦多    旅游    离多伦多前夕
二、 美国
纽约    华盛顿    旧金山    洛杉矶    重返温哥华
第十章 继续拼搏(1988.12-1995.5)
一、  又面临紧张局面    
中国税法一书    在港大辟谣 审阅硕士论文    建所梦    减轻教学负担    加强科学研究 中央电视台讲座
二、    台湾行
抵台后备受欢迎    三天会议    参观游览    
三、    迎台湾同行
逼上梁山    赶写证券法论文    北京会议    台湾一行来津前的困扰    台湾一行来津    尾声
四、    两本书和三笔捐款
萌生退意    两本书与两笔捐款    百万港元捐款
五、    旅游
临潼、西安、太原   沈阳、哈尔滨、平壤 杭州、绍兴、宁波
第十一章    建立国经法所(1995.6-1998.8)
一、   三年的主要工作
制定规章制度与有关事项    四本书    两篇论文    两个报告    在天津高院办班    乐意和不乐意做的事
二、 校外活动
温哥华之行    内蒙古之行    北大百年校庆
三、 西欧八国行
赴欧缘由     在德国    荷、比、卢之游    巴黎行    意大利、梵蒂冈、瑞士行
四、 退休前的几件事
坚决退休    七十岁生日    高宁、孟红调沪
第十二章    退休后的岁月(1998.9-)
一、 退休后的几件事
看京剧成了退休生活的主流    新疆、甘肃、宁夏行    海南行    辞去市政府法律顾问    高中同学聚会    八中校友聚会    两次住院    三次遗体告别
二、 迁居上海前后
  迁居缘由与迟迁的原因    八十岁生日与国际经济法学会年会    卖房与搬家    上海生活
三、 一生的简单回顾
一生堪称幸运    治学的根基不足
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