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史学史(第二卷)

中国史学史(第二卷)

  • 字数: 33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白寿彝 主编,许殿才 著 著
  • 商品条码: 9787208067103
  • 版次: 0
  • 页数: 0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论述秦汉时期中国史学发展的情况,从史学的基本著作、史学理论、历史文献学诸方面进行了考察和总结。
作者简介
白寿彝(1909~2000),河南省开封市人,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1925年至1927年,就读于上海文治大学和中州大学(今河南大学);1929年考入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读研究生,学习中国哲学史;1932年毕业后,陆续创办和主持了《晨星》、《伊斯兰》、《大河杂志》、《新儿童》、《云南清真铎报》、《益世报》、《边疆》等刊物,还协助顾颉刚先生主持文通书局编译所的编务工作;1938年至1949年,先后执教于广西桂林成达师范学校、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7月,他同郭沫若、范文澜等创办了新中国史学会,并与同年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任历史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与侯外庐先生等筹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二所并兼任研究员,同时创办了《光明日报》的《历史教学》半月刊,与刘大年先生等发起创办了《历史研究》杂志;1971年起,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怀下,开始主持《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改革开放后,他先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顾问、历史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史学史研究》主编等职,创建了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和古籍研究所,并担任了两所的首任所长。白寿彝同志还担任过多种学术团体和社会组织的重要职务,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教委全国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史学会主席团成员、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中国回民文化促进会副主任、中国回族学会名誉会长等。白寿彝同志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法制委员会委员和国家民委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列席代表、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
目录
绪论  秦汉史学的社会背景   一、大一统理想的实现   二、汉民族的形成和全国性的多民族统一   三、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第一章  秦汉时期的统治政策与史学   第一节  秦朝的统治与史学   第二节  两汉统治阶层对历史经验的吸取与统治政策的调整 第二章  两汉时期的正宗思想与历史观   第一节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与大一统思想   第二节  盐铁会议与石渠阁奏议、白虎观奏议   第三节  《白虎通义》的社会思想与历史观 第三章  陆贾、贾谊与《淮南子》的历史思考   第一节  陆贾的历史著述与历史思考   第二节  贾谊对历史盛衰的思考   第三节  《淮南子》的历史思想 第四章  《史记》:史家之绝唱   第一节  司马谈与《论六家要指》   第二节  司马迁的家世、生平和著史动机   第三节  “成一家之言”   第四节  “究天人之际”   第五节  “通古今之变”   第六节  状写历史的神来之笔 第五章  两汉之际的史家与史学   第一节  对《史记》的补续与评论     第二节  刘向、刘歆父子和他们的史学活动 第六章  桓谭、张衡、王充、王符、仲长统筹人进步的历史观   第一节  桓谭、张衡等人对谶纬的批判   第二节  王充的天地自然无为思想与今胜于古的历史观   第三节  王符、仲长统的历史观与社会批判思想 第七章  《汉书》:传统史学的范本   第一节  班固的家世与生平   第二节  第一部大一统的皇朝史   第三节  《汉书》的编纂成就     第四节  历史变化与天人关系   第五节  典雅优美的历史记述 第八章  《吴越春秋》、《风俗通义》与其他史书   第一节  饶有特色的地方史《吴越春秋》   第二节  应劭与《风俗通义》   第三节  其他历史学说与历史著述 第九章  《汉纪》:第一部编年体皇朝断代史   第一节  荀悦和他的政论著作《申鉴》   第二节  《汉纪》中的史学见解     第三节  编年史规模的建立     第四节  《汉纪》中的历史思考 第十章  汉代的史官制度与官修史书   第一节  汉代的修史制度   第二节  《东观汉记》:官修纪传体正史的开创之作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