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后马克思主义视阈的历史想象/赫勒历史哲学研究

后马克思主义视阈的历史想象/赫勒历史哲学研究

  • 字数: 238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作者: 李伟 著
  • 商品条码: 97875161841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9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李伟著的《后马克思主义视域的历史想象――赫勒历史哲学研究》围绕当代著名哲学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阿格妮丝?赫勒(AgnesHeller)关于历史问题的思考,以及对现代性问题的历史反思与历史重构展开研究。赫勒历史哲学思想经历了从构建一种历史理论的体系,到碎片化的历史断想,再到现代性历史反思与历史重构的发展历程。在这个发展历程中,赫勒从提出一种历史理论的乌托邦主义(新马克思主义)者,到逐渐成为沉迷于碎片化的自觉的后现代主义者(后马克思主义者),最终表现为后现代多元论者和相对论者。研究表明,一方面,赫勒为提出一种适应后现代的历史意识做出了理论上的巨大努力和尝试,为我们提供了如何思考人的生存状况和历史境遇的有益启发;另一方面,由于其拒斥必然性、摧毁统一性基础的后现代立场,必然走向乌托邦主义历史想象。
作者简介
李伟,1970年7月出生,山东青岛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教务处长,副教授。主要社会兼职:司法部全国法律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国际信息与通信处理联合教育委员会特聘专家。 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政府奖,荣获第七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司法部第一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北京市属市管院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北京政法系统“十百千”人才。 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子项目、北京市法学会、北京市教委等重点课题10余项。在《国外理论动态》《国外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前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等核心期刊和其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著作3部,译著1部,主编司法部统编教材1部。
目录
导言
第一编 赫勒的理论追求及历史哲学思想的发展
第一章 历经黑暗追寻光明:赫勒的生平及其理论追求
第二章 赫勒历史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编 历史性的哲学话语:宏大历史叙事之延续
第三章 提出宏大历史叙事
第四章 神话、历史意识、哲学思维
第五章 历史哲学的特征
第六章 历史研究的价值问题
第七章 历史发展的多元选择观
第八章 历史理论的乌托邦
第三编 碎片化的历史意识:宏大历史叙事之崩塌
第九章 碎片化的当代历史认识
第十章 偶然性
――人类的存在状况
第十一章 历史中的真理问题
第十二章 理性终结?
第十三章 后现代历史牢笼
第四编 现代性的历史反思:后现代历史何为?
第十四章 作为一种历史意识存在的后现代
第十五章 历史想象
――现代性的动力机制
第十六章 极权主义的历史反思
第十七章 时间的历史性质
第十八章 历史诠释
――诠释者的狩猎场
第五编 赫勒历史哲学的总体评价
第十九章 回归日常生活的历史建构
第二十章 存在主义的历史关切
第二十一章 后马克思主义视域的历史断想
结语 走向乌托邦主义的历史想象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