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在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网络演化中的发展路径研究

中国在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网络演化中的发展路径研究

  • 字数: 138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侯晓丽|
  • 商品条码: 978750969650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7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际知识产权贸 易的研究增添了地理学和协 同学的视角,有助于进一步 厘清国际知识产权贸易活动 的总体格局和发展趋势,洞 悉知识产权贸易网络的形成 机制和影响因素,全面了解 中国在知识产权贸易方面的 发展和演化,从而提升中国 在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中的地 位和竞争力。本书为我国规 划、制定和调整国际知识产 权贸易战略提供了参考。
作者简介
侯晓丽,女,山东莱州人。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讲师,马来西亚沙巴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贸易和技术转移。主持各级各类课题4项,参与各级各类课题27项;公开发表论文近20篇,参编教材4部。
目录
1 绪论 1.1 背景 1.1.1 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贸易 1.1.2 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的发展概况 1.1.3 中国知识产权贸易的发展 1.1.4 网络视角下的知识产权贸易 1.2 问题陈述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问题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现实意义 1.6 研究范围 1.7 术语定义 1.7.1 知识产权 1.7.2 知识产权使用费 1.7.3 知识产权贸易 1.7.4 社会网络 1.7.5 知识产权贸易网络 1.8 其他章节的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社会网络理论 2.2 知识产权贸易网络 2.2.1 国际贸易网络 2.2.2 知识产权贸易网络 2.2.3 知识产权贸易竞争力 2.3 I-CAGE框架 2.3.1 技术差距理论(I) 2.3.2 CAGE框架 2.4 知识产权贸易网络的影响因素 2.4.1 创新因素 2.4.2 文化因素 2.4.3 制度因素 2.4.4 地理因素 2.4.5 经济因素 2.5 总结 3 研究方法 3.1 理论框架 3.1.1 研究框架 3.1.2 知识产权贸易网络及其特征的理论分析 3.1.3 知识产权贸易网络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 3.1.4 中国知识产权贸易网络地位提升路径的理论分析 3.1.5 总结 3.2 研究假设 3.2.1 网络自组织结构机制研究假设 3.2.2 节点属性机制研究假设 3.2.3 外部环境机制研究假设 3.3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3.3.1 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网络演化的描述性分析变量和数据来源 3.3.2 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网络形成机制的回归分析变量和数据来源 3.3.3 中国在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网络中提升路径的定性分析变量和数据来源 3.3.4 总结 3.4 模型构建 3.5 数据分析方法 3.5.1 社会网络分析(SNA) 3.5.2 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 3.5.3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3.6 总结 4 数据分析和结果 4.1 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网络演化的描述性分析 4.1.1 国际知识产权贸易总量演化趋势分析 4.1.2 国际知识产权贸易总体网络特征演化趋势分析 4.1.3 国际知识产权贸易进口与出口网络特征演化趋势分析 4.1.4 中国的国际知识产权贸易地位及特征分析 4.1.5 总结 4.2 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网络形成机制的回归分析 4.2.1 自组织结构机制 4.2.2 节点属性机制 4.2.3 外部环境机制 4.2.4 模型拟合 4.2.5 总结 4.3 中国在国际知识产权贸易网络中提升路径的定性分析 4.3.1 变量校准 4.3.2 必要性分析 4.3.3 组态分析 4.3.4 稳健性检验 4.3.5 总结 5 结论和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意义 5.3.1 理论意义 5.3.2 现实意义 5.4 研究不足 5.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