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内容的确提供一种“新的综合”,它具有广阔的视角和高度。威尔逊的行文逻辑严谨,论点清晰,又不失幽默风趣,语言也简介易懂。 ——魏恩-爱德华(Wymne-Edwards),《自然》(Nature) 世界上很少有人能为一门的激动人心的未来提供如此辉煌的垫脚石。 ——约翰·泰勒·邦纳(John Tyler Bonner),《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 这本书令人着迷……如果你已经拥有这本书,那你可以开始为理解人类社会做好思想准备了。 ——刘易斯·托马斯(Lewis Thomas),《哈泼斯》杂志(Harper’s) 《社会生物学》是一部巨著,充满真知灼见,尽展动物国的魅力和诗情画意。 ——《时代周刊》(Times) 《社会生物学》本身是一化事件,他向所有耳聪者宣告:我们已经站在努力理解人类在世界万化过程中的场景取得突破的边缘。 ——约翰·法伊弗(John Pfeiffer),《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离开威尔逊的书,一个人的生活意识不可能戏剧地扩大。 ——弗雷德·哈普古德(Fred Hapgood),《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这本书将成为社会行为比较研究的里程碑。 ——《生物学评论季刊》(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作者简介
爱德华·O. 威尔逊(Edward O. Wilson),生于1929年6月10日,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荣誉退休教授,生物学家、博物学家和作家、世界顶级的蚂蚁研究者,曾被誉为“21世纪的达尔文”“达尔文的后继者”“生物多样性之父”。他毕业于阿拉巴马大学,后在哈佛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并在哈佛大学执教。他已撰写了30多部著作(包括《蚂蚁的故事》),发表了430多篇学术论文,开创了社会生物学理论,建立了岛屿生态地理学;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瑞典科学院颁发的克拉福德奖、卡尔·萨根科学传播奖等150多个奖项,其中还包括两度获得的普利策奖。退休后,他和妻子居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列克星敦。
毛盛贤,遗传学教授。196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物理专业,留校从事遗传学教学和科研工作。1981—1983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到英国伯明翰大学遗传学系专攻数量和群体遗传学。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从事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遗传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编有《遗传学原理》《遗传学原理和解题指导》《群体遗传学原理和程序设计》《同工酶遗传学引论》,译有《蚂蚁的故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