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兴思维

兴思维

  • 字数: 302
  • 出版社: 复旦大学
  • 作者: 李志春|
  • 商品条码: 978730917356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认为“兴”是中国人 的一种思维与存在方式,在 运思上它是一种以价值视域 为基础的现象学意向性之直 接性,现象学意向性的直接 性是指其意向指向(建构) 是在直觉中直接进行的,与 现象学不同的是,“兴”的直 接性特质不在认知领域而在 价值领域,这使得它虽然在 思维形式上没有时空与逻辑 范畴,但在内容上有时空, 内容上的时空关乎人的生存 展开与具身境域,并体现在 中国人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 。 本书分三大篇:释义篇 、结构篇、描述篇。 释义篇梳理“兴”义内涵 。结构篇揭示“兴”发何以可 能的“运思机制”。描述篇描 述“兴”之“发生机制”如何在 中国文化的经验历史中实现 。
目录
导论 释义篇 引言 第一章 “兴”之古义要疏:通向本源之思 第一节 先秦“兴”义 第二节 汉代“兴”义 第三节 魏晋“兴”义 第四节 唐代“兴”义 第五节 宋代“兴”义 第六节 元明清“兴”义 第二章 近现代“兴”义要疏:“迂回”他者的旅行与反思 第一节 西方译介、文论中的“兴”概念 第二节 对西方译介、文论之“兴”的反思 第三节 近代中国的“兴”概念释义与反思 结语 通向本源的“迂回”之旅 结构篇 引言 第三章 “兴”之生成的直感结构:价值视域中现象学意向性的直接性 第一节 “现量”与“兴” 第二节 胡塞尔现象学意向性的直接性 第三节 价值而非认知:“兴思维”与现象学意向性的区别 第四章 “兴”之生成的过程结构:生命时、境中的价值生成 第一节 生命展开的时间及其发生结构 第二节 生命境域的意义空间与具身结构 第五章 “兴”之生成的情感结构:内在而整体的情动 第一节 “即生言性”传统与《性自命出》中的情感 第二节 当代理论视域中的性情之向与道德之所 第三节 内在而整体的情动:对自然情感与道德情感之执的反思 第四节 余论 第六章 想象力的两层构造:“比”、“兴”关系的千年疑难 第一节 “比”、“兴”关系的千年迷思 第二节 想象力的两层构造,内时间意识与生命之时的纯意生发 第三节 内隐记忆对生产性想象力的确证 第四节 “比”、“兴”之别及其内在关系 结语 “兴”即本体:生命时境中的意义生成 描述篇 引言 第七章 “兴”之韵:“由音见义”的意义生成机制及其本体论向度 第一节 声音中的自指性与意义生成 第二节 中国语言思想中的自指、声音与意义生成的本体论向度 第三节 诗语言中的“由音见义”及其本体论向度 第四节 声训中的声音复沓及其意义生成的本体论向度 第五节 孔子正名思想中的声训及与“兴”之关系 第八章 “兴”之象:出入于“象”,本之以“兴” 第一节 “兴象”的提出与“兴”之价值自律性的确立 第二节 由“象”入“兴”:释“象”的“非—定思”性 第三节 “兴象”的“非—定思”特质 第九章 “兴”之绘:“寄兴于笔墨”何以可能 第一节 价值直感 第二节 内源性真理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