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散为百东坡:苏轼人生中的言象行

散为百东坡:苏轼人生中的言象行

  • 字数: 461
  • 出版社: 上海古籍
  • 作者: (美)艾朗诺|译者:赵惠俊
  • 商品条码: 97875732122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2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以苏轼的生平履历与各体文艺创作为经纬,在最值得关注的断面把握其人生鸿迹。在论述中,作者试图回到苏轼及其亲旧友朋的世界中,理解其诗文作者以外的身份与追求。思想层面重点关注反对王安石变法对苏轼本体论、认识论的影响,论述了注疏儒家经典对其自我表达的重要意义,以及以禅宗和净土宗为主的佛教思想对其行为和言说的全面影响。政治层面,除在朝期间论辩新法得失存废之外,也探讨了苏轼积极推动地方善政的表现,与其行为动因。文学艺术则以诗词创作和书论画论为中心,在自我与世界、自我与传统的变动关系中,探讨苏轼表达的复杂多面性。
作者简介
艾朗诺(Ronald Egan),现任斯坦福大学汉学讲座教授,曾获得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和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研究员资格,参与撰写《剑桥中国文学史》。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尤精于宋代诗学、宋代士大夫文化与宋代艺术史。曾将钱钟书《管锥编》选译为英文,即Limited Views:Essays on Ideasand Letters(哈佛大学出版社,1998)。出版专著包括:《欧阳修的文学作品》(The Literary Works ofOu—yangHsiu,剑桥大学出版社,1984);《苏轼的言、象、行》(Word,Image,andDeedin the Life of Su Shi,哈佛大学出版社,1994);《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The Problem of Beauty:Aesthetic Thought and Pursuit inNorthem Song Dynasty China,哈佛大学出版社,2006);《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The Burden ofFemaleTalent:The PoetLi Qingzhao andHerHistory in China,哈佛大学出版社,2013)
目录
鸣谢 引言 第一章 雏凤之声:贤良进卷中的策论 论礼、性以及为政 论历史人物 《留侯论》 第二章 国政主张:反对新法 变法初期发表于京城的异议 作于地方的讽喻诗 乌台诗案 第三章 苏轼的知识论与自我论 对于新学以及其他哲学思源的批判 《东坡易传》与《东坡书传》 “道”与“性” 阴阳调和 “无我” 第四章 再登朝堂:元祜时代的党争 与司马光之间的分歧 与程颐之间的论争 “以白为黑,以西为东” 第五章 知州与谪臣:地方政务上的表现 在杭州的饥荒赈济 知州任上的其他政务表现 以个人身份主动参与的地方事务 第六章 千手千眼:佛教对苏轼的影响 作为核心佛法要义的慈悲 禅·净土·菩萨 无心与应物 “不执” 未曾消逝过的疑虑 第七章 胸中水镜:苏轼的诗 游戏文字 诗人眼中的世界 情的难题 第八章 贬谪时期的文学 苏轼的谪居境况 哲学思考及其局限 东坡·陶渊明·坚定的满足感 超越尘世 怨愤与反抗之诗 第九章 书法与绘画 拓展改进古文家的书学主张 自出新意 落笔的瞬间 两种绘画技法 所绘之物的人格品性寄寓 理·寓·识 画与诗 动机之问 第十章 一洗绮罗香泽之态:东坡词里的自我抒情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