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聚丙烯改性及其应用

聚丙烯改性及其应用

聚丙烯改性方法及相关配方实例
  • 字数: 532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 杨明山 编
  • 商品条码: 97871224055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0
定价:¥1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本书依据聚乙烯改性发展技术,系统介绍了聚丙烯树脂的制备、结构与加工,聚丙烯化学改性新材料,聚丙烯填充与增强改性新材料,聚丙烯共混改性新材料,聚丙烯的功能化与精细化新材料,并列举了改性聚丙烯新材料配方实例与应用。本书适合从事聚丙烯改性研究、生产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循序渐进的手法让读者理解聚丙烯塑料改性的原理和工艺,利用大量的应用实例帮助读者加深对塑料改性的理解并在工作中加以应用。第1章简要介绍了聚丙烯的基本知识。第2章详细论述了聚丙烯塑料化学改性新材料的原理和设备。第3、4章介绍了聚丙烯填充与增强、共混改性新材料的制备原理和工艺路线。第5章论述了聚丙烯功能化和精细化新材料的制备原理和工艺。第6章介绍了目前各行业大量应用的聚丙烯改性新塑料,同时加入大量的实例,便于读者理解与应用。本书系统性和实用性强,涵盖了作者在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中投入实际应用的配方和工艺,特别是在家电、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实例。本书主要针对塑料改性生产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也适合家电、汽车、电子、通信等行业的工程技术和设计人员参考,还可供高等学校高分子材料专业高年级学生及教师使用。
作者简介
杨明山,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 系主任,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博士,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博士后,曾任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程塑料研究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海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广东榕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主任等职。现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特种弹性体复合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多次在德国、美国、日本进行访问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改性、高分子材料加工与应用、高性能电子信息材料。特别是在节能环保新材料领域研究多年,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等多项课题,制备出环保型高性能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材料。在利用超分子原理组装出具有高性能复合材料方面具有自己的独到特色,在复合材料界面有序化组装、结构可控与精细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鉴定成果11项,国土资源部、山西省、广东省以及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6项, 2008年获得“全国优秀化工科技工作者”称号,2012年获得江苏省委组织部组织的“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称号。
目录
第1章 聚丙烯的发展、结构与性能
1.1 聚丙烯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1.1.1 发展历史
1.1.2 现状分析
1.1.3 发展趋势
1.2 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
1.2.1 聚丙烯链的立体结构
1.2.2 聚丙烯的晶体结构
参考文献
第2章 聚丙烯化学改性新材料
2.1 化学改性基本原理
2.1.1 接枝共聚改性原理
2.1.2 嵌段共聚改性原理
2.2 聚丙烯共聚改性新材料
2.2.1 聚丙烯共聚合催化剂的发展
2.2.2 立构嵌段共聚聚丙烯
2.2.3 无规共聚聚丙烯
2.2.4 高合金共聚物
2.2.5 三元共聚聚丙烯
2.3 聚丙烯接枝改性新材料
2.3.1 马来酸酐熔融接枝聚丙烯
2.3.2 马来酸酐固相接枝聚丙烯
2.3.3 聚丙烯接枝改性新方法
2.4 聚丙烯氯化改性新材料
2.4.1 氯化聚丙烯的结构、性能与应用
2.4.2 聚丙烯的溶液氯化
2.4.3 聚丙烯的悬浮氯化
2.4.4 聚丙烯的固相氯化
2.4.5 聚丙烯的水相氯化
2.5 聚丙烯交联改性新材料
2.5.1 辐照交联
2.5.2 过氧化物交联
2.5.3 硅烷接枝交联
2.6 聚丙烯的控制降解
2.6.1 聚丙烯控制降解原理与降解剂
2.6.2 聚丙烯控制降解工艺与设备
2.7 聚丙烯的表面改性
2.7.1 聚丙烯表面的火焰及电晕处理
2.7.2 聚丙烯表面的化学处理
2.7.3 表面光接枝聚合改性
2.7.4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参考文献
第3章 聚丙烯填充与增强改性新材料
3.1 聚丙烯填充改性性能特点及发展趋势
3.2 聚丙烯填充改性原理
3.2.1 填充改性塑料的性能法则
3.2.2 影响填充改性塑料刚性的因素分析
3.3 常用填充材料
3.3.1 碳酸钙
3.3.2 滑石粉
3.3.3 高岭土
3.3.4 二氧化硅
3.3.5 硅灰石与云母
3.3.6 硫酸钡
3.3.7 玻璃微珠
3.3.8 木粉与淀粉
3.4 填料的表面处理
3.4.1 填料表面处理的目的、作用与发展
3.4.2 填料表面的干法处理
3.4.3 填料表面的湿法处理
3.4.4 其它表面改性方法
3.5 表面处理剂
3.5.1 表面活性剂
3.5.2 偶联剂
3.6 聚丙烯的增强改性
3.6.1 增强材料
3.6.2 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
3.6.3 纤维增强材料的界面
3.7 改性新材料种类
3.7.1 碳酸钙与滑石粉填充改性聚丙烯
3.7.2 玻璃微珠改性聚丙烯新材料
3.7.3 其它无机粒子填充聚丙烯新材料
3.7.4 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新材料
3.7.5 晶须增强聚丙烯新材料
3.7.6 纳米粒子增强聚丙烯新材料
参考文献
第4章 聚丙烯共混改性新材料
4.1 共混改性原理
4.1.1 聚合物共混理论及改性技术的发展
4.1.2 聚合物-聚合物相容性
4.1.3 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4.1.4 共混改性塑料的界面层
4.1.5 共混塑料的增容
4.1.6 增韧理论
4.2 聚丙烯与聚乙烯的共混
4.2.1 聚丙烯与低密度聚乙烯的共混改性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