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深中通道——穿越千年文明,迈向中国式现代化

深中通道——穿越千年文明,迈向中国式现代化

  • 字数: 171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吴森林主编 著
  • 出版日期: 2024-06-01
  • 商品条码: 9787218176932
  • 版次: 1
  • 开本: 其他
  • 页数: 232
  • 出版年份: 2024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我们该怎么样去理解深中通道? 它,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也不是一个孤立的工程 它的出现,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文明的缩影。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田野调查和新闻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深入历史细微, 关照现实生活, 把深中通道的自然、历史、文化脉落用学术、历史的眼光进行梳理, 从地理环境、大历史背景、决策、技术问题、人和事、未来等方面进行阐述, 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立体展现历史和时代语境下的深中通道, 深入剖析深中通道对今世和后世的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吴森林 毕业于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山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中山日报社编委、采集中心主任,资深编辑、记者,擅长时政、深度、课题、评论撰写,多件作品在全国地市报、广东新闻奖、中山新闻奖中获奖,中山市党建展览馆入库专家。 黄启艳 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学专业,中山日报社采集中心资深记者,多次参与重要策划,参与《中山脱贫攻坚口述史》《孙中山研究口述史·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专家访谈卷》采写,作品多次获广东省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中山新闻奖。 黄  凡 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山日报社采集中心首席记者,中山市第六届“十佳记者”。深耕时政经济新闻领域多年,作品多次获广东省新闻奖、全国地市报新闻奖和中山新闻奖。 何  淼 中山日报采集中心记者,多件作品在全国地市报、广东新闻奖、中山新闻奖中获奖。深耕交通线采访十多年,曾参与广珠城轨、南沙港铁路、广珠西线高速、广中江高速、中山港大桥等重点交通项目通车的采访,持续跟进深中通道报道长达六年。 杨彦华 湖北大学文学硕士,中山日报社采集中心资深记者。著有短篇小说《嫁接爱情》、中篇小说《女神之死》《天堂鸟》《素食》等。与人合著报告文学《王道》、纪实文学《梦回东方:华人华侨百年心灵史》。
目录
第一章 秀出南海 岐海正分流——香山的地理变迁 2 香山秀出南海壖——珠江口岸人类文明的缘起 11 山有木兮木有枝——珠江口先民的前世今生 21 第二章 精卫吾魂 不使风吹作锦泥——香山建县首倡者梁杞 32 日久他乡是故乡——陈天觉和他的时代(上) 42 阳春布德泽——陈天觉和他的时代(下) 51 精卫是吾魂——再现井澳海战、崖山海战 61 分食硝烟起——大沙田地区士族崛起与土地兼并 72 十八世书香——岭南大儒黄佐 82 第三章 奔流向海 明珠海上传星气——澳门开放对香山的影响 93 栉风沐雨开先河——香山人与中国近代化 102 涛来势转雄——奠定中山工业基础 111 第四章 潮涌伶仃 风正一帆悬——中山打造“工业舰队” 119 近水楼台先得月——中山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128 一飞冲天惊四海——特色专业镇“百花齐放” 138 开窗放入大江来——迎接“大湾区时代” 148 第五章 穿越通道 穿云破海连两地——跨越伶仃洋实现深中“牵手” 158 “桥”见中国智慧——撑起粤港澳大湾区“交通脊梁” 166 天堑变通途——全域推进“海陆空铁” 174 第六章 偕作偕行 更上一层楼——再造一个新的文化形态 184 与子同袍——加快深中产业协作 193 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关键一跃” 200 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