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发现例话

新闻发现例话

  • 字数: 2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陈邵桂 著
  • 商品条码: 9787556105595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3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为新闻记者,追踪新闻线索,报道新闻热点是很重要的工作,为此,必须在发现新闻上下工夫。作者依据多年采访和教学的经验体会,从挖新闻的着重点、依据、表现、主观因素、客观条件等多方面,对新闻发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介绍了不少新闻发现案例的幕后故事,生动展示了新闻线索从不成熟到成熟、新闻选题从粗陋到精品的演变过程,是新闻从业者的入门读物。
作者简介
陈邵桂,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二级教授,从事新闻评论、政治学等课程教学。曾出版《世纪的追求——孙中山振兴中华的思想轨迹》,2011年云南省图书馆作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阅读图书向读者推荐,发表研究新闻传播学学术论文20余篇。
目录
绪论
一、什么是新闻发现?
二、新闻发现能力的培养
第一章 新闻在于发现
一、耳闻目睹:新闻发现的两大法宝
二、独家新闻:新闻发现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 从新闻中再度发现新闻
一、从新闻中再度发现新闻的理论依据
二、从新闻中再度发现新闻的表现形式
第三章 新闻发现的表现策略
一、现性新闻的表现以快制胜
二、隐性新闻的表现以特制胜
三、预见性新闻的表现以稳制胜
第四章 新闻发现的主观因素(一)
一、积累知识
二、积累生活
三、积累思想
第五章 新闻发现的主观因素(二)
一、名记者是靠脚走出来的
二、新闻发现的两种主要采访途径
第六章 新闻发现的主观因素(三)
一、记者应该想人所未想
二、新闻发现常用的思维方法
第七章 新闻发现的客观条件
一、媒体编辑识见
二、物质生产技术
三、社会政治因素
第八章 新闻发现的社会影响和历史地位
一、反映现实和记录历史
二、培养记者和造就媒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