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伤痛无声:乔安山忆雷锋

伤痛无声:乔安山忆雷锋

  • 字数: 19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作者: 乔安山 口述,颜语,闻水 编著
  • 商品条码: 9787801405777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8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你一定学过雷锋,但你并不一定认识真正的雷锋;你知道雷锋的死,但你也许不了解这个事故影响一个人的命运。请听乔安山说:雷锋就是我的一生!
本书跨越中国很有特色的几个年代,讲述从那个年代到这个年代的故事。本书为乔安山有关雷锋和无关雷锋的回忆,燃烧的青春,沉默的情怀,失衡的年代,永远的雷锋,寻访,对话。
内容简介
东北,旧称“关外”、“关东”。在时代,东北不仅是共和国长子,是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而且还称得上是社会主义文化很主要的当代叙事空间。
从林海雪原的杨子荣,大庄铁人王进喜、舍身拦惊马的战士刘英俊到鸭绿江边的烽火、珍宝岛上的激战,无不与这块土地有着密切的联系。新中国的靠前辆国产汽车在这里起路上路,靠前架国产喷气式飞机在这里起飞升空,靠前台国产机床在这里启动运转,“工业学大庆”成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响亮的口号。东北为年轻的共和国输送了大批金灿灿的粮食、黑黝黝的煤炭、优选的机械设备和宝贵的人才、技术。
在那个年代,没有任何区域像东北一样成了如此众多、如此有名的当代英雄和英雄故事集中显影的舞台。
东北对于雷锋是一个转折。
正如所说:“雷锋到鞍钢,从农村进入了工厂。鞍钢是产业工人集中的地方,那不是手工业,而是大工业,这种环境对造就雷锋起了很大作用。”
目录
一 燃烧的青春
一切从那场大雨开始
“比较富裕”的雷锋
雷锋入伍风波真相
新兵大会上的“脱口秀”
练双杠照片的由来
“马列主义者”雷锋
照片上的另一个人
“我也不能帮你一辈子”
新兵,“三等功”?
“人民有权利,选举自己人”
我听雷锋忆苦思甜
你们都想知道的事
事故到底是怎样发生的
二 沉默的情怀
我被关起来了
我为雷锋守灵
雷锋班的由来
“雷锋车”上的姑娘
我选择远离“雷锋”
我恋爱了
雷锋墓前的婚礼
初为人夫 初为人父
三 失衡的年代
“”中的我和“雷锋”
不是为了赎罪
市场经济就是钱么?
四 永远的雷锋
进军营讲雷锋
《离开雷锋的日子》
与美联社记者谈雷锋
在新疆讲雷锋
“大哥,我入党了”
说啥也不能拿“雷锋”赚钱
五 寻访
“雷锋之家”
雷锋纪念馆
雷锋墓
雷锋储蓄所
雷锋路
雷锋小学
雷锋生前曾锻炼身体的操场
抚顺二院
雷锋班
六 对话
与乔安山关于雷锋精神的对话
关于雷锋的三个误解
“雷锋精神”的随意对话
雷锋 乔安山大事记
参考资料
创作缘起(代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