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礼记·学记》的教育智慧

《礼记·学记》的教育智慧

  • 字数: 35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作者: 倪敏达 讲述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5113600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4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倪敏达讲述的这本《礼记学记的教育智慧(礼记学记细讲)》共十八讲,从《周礼》《仪礼》《礼记》的现代意义入手全面介绍了“中华礼文化体系”,以及“三教九流”,儒释道三家的善恶标准;介绍了代代相传的“中华先祖圣哲教学”目的在于“学以明道”及“教学相长”的总原则,并对其学制目标、办学七大原则进行详细论述;阐述了“大学之教”必须从六艺入手优柔宽缓地正面熏习的方法以及反面熏习教学的过失,“豫、时、孙、摩”四大让教育兴盛的“大学之法”和让教育荒废的六大过失,以及当今学校落实“大学之教”的经验和效果;同时介绍了要弘扬中华文化关键要靠“人师”导行,详细论述了“人师”应有的素质:方便善诱、识心救失、善教继志、良师为君、师道尊严、护念进学等;很后介绍教学果证,为人要以学为本。从而全面论证了要拯救当今教育的过失,唯有全面恢复此代代相传的“中华先祖的圣哲教学”。
作者简介
倪敏达,福建长乐人,德育师资培训导师、中华文化传播者、中国教育部2012年“全国特色教育优选工作者”。从教28年,任中小学校长十多年,致力于中华文化研究,专攻中华文化伦理道德教育课程,同时参与学校与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现任中国关工委教育发展中心全国教育专家指导中心特聘专家,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块首席专家、希贤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北京诚敬仁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培训总监、秦皇岛市民族学校顾问。历年来,受靠前各省市教育厅、教育局等教育部门以及马来西亚、印尼等国邀请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演讲与德育师资培训。
福建省电视台录制有《和谐与健康》和《过年好传统》系列节目。出版有国学讲记《教育的本质》《学好<弟子规>做好中国人》和《如何落实德行教育》《古文读本》等书。
目录
《礼记·学记》原文
第一讲  中华文化礼文化体系
一、礼的含义
二、《礼记·学记》简介
三、中华文化三教九流
第二讲  《学记》科判和施政较量
一、《学记》科判及题目、根本、宗旨、效果
二、《学记》施政模式较量
第三讲  中华文化的善恶标准
一、善恶的标准在经典中
二、儒家之善恶标准《弟子规》
三、道家之善恶标准《太上感应篇》
四、佛家之善恶标准《十善业道经》
五、善恶的标准之《了凡四训》
六、善恶的标准之落实――《功过格》
第四讲  明教为施政根本以启信
一、教育旨在明道
二、结论政教次第
三、示利诱掖教学
第五讲  《学记》的学制目标
一、硬件机构:塾、庠、序、国四学
二、入学考试规范
三、课程学制目标
四、大学之道的教学效果
五、对照经典“学一句,做一句”
六、毛毛虫变蝴蝶
第六讲  《学记》的七大办学原则
一、《学记》的七大办学原则的简注、易解
二、《学记》的“示敬道原则”在学校的落实(一)
第七讲  《学记》的七大办学原则在学校的落实
一、“示敬道原则”在学校的落实(二)
二、“官其始原则”在学校的落实
三、“孙其业原则”在学校的落实
四、“收其威原则”在学校的落实
五、“游其志原则”在学校的落实
六、“存其心原则”在学校的落实
七、“学不躐等原则”在学校的落实
第八讲正显大学之教
正面论教简注及易解
第九讲正反论教
一、把大学之教落实在生活当中叫作正熏习
二、通过“游于艺”快乐地学习,“优柔宽缓”地达到《学记》九年的教学目标
三、《弟子规》德育教学法
四、学习圣贤之道的方法和效果
五、反面熏习是什么样的
第十讲反面论教
一、反面熏习教学的过失
二、教育兴盛的四种方法
第十一讲教之兴废之一
一、预防法:禁于未发之谓豫
二、及时法:当其可之谓时
第十二讲教之兴废之二
一、顺才法: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二、观摩法:相观而善之谓摩
三、反论教废之因
第十三讲人师善德广被之一
一、人师素质之“方便善诱”
二、“人师”教人“方便善诱”之实例
第十四讲人师善德广被之二
一、人师素质之“识心救失”
二、人师素质之“识心救失”的案例分析
三、教育的两大主轴
第十五讲储君源于良师
一、人师素质之“善教继志”
二、人师素质之“良师为君”(一)
第十六讲师必自严后尊
一、人师素质之“良师为君”(二)
二、人师素质之“师严道尊”
三、人师素质之“护念进学”
第十七讲师恒护念进学
一、人师素质之“护念进学”之“识器策进”
二、人师素质之“护念进学”之“器小暂舍”
三、人师素质之“护念进学”之“师诱志学”
第十八讲教学果证
一、《学记》的教学效果之“人师授业”
二、《学记》的教学效果之“以学为本”
附录一:《礼记·学记》科判
附录二:《礼记·学记》注释与易解
附录三:中华文化德育师资中级培训班资料汇总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