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国航母(第2部)

大国航母(第2部)

南海黄岩岛争端,中日钓鱼岛危机,中国航母出海,你应该关注些什么?建军85周年倾情献礼
  • 字数: 40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 作者: 房兵
  • 商品条码: 97875107049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8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没有航母,何以成大国?
    50年南海争端,40年钓鱼岛隐恨,中国航母出海,你应该知道些什么?

    中国有名航母专家、国防大学上校房兵直击航母百年发展之路

    航母百年,有力证明:
    凡是世界性强国,都坚定地拥有航空母舰!
    凡是拥有航空母舰的大国,都一定会成为世界性军事强国!

    从“竞技神”号水上飞机母舰到“百眼巨人”号和“鹰”号,航母的诞生和完善经历了怎样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作为未来“海上霸主”的航母为什么在“一战”中备受冷遇?日德兰海战本可以左右战局的航母为何无用武之地?
    空袭库克斯港,空袭塔兰托港,空袭珍珠港,从“处女战”到攻势如虹,舰港大战竟如此相似,航母如何以其多波次的空中袭击制胜海洋?
    从“奥斯特弗里斯兰”号到“大和”号,在与“巨舰大炮”的历次对决中,航母怎样逐步奠定了自己海洋霸主的地位?
    从首战珊瑚海、决战中途岛,到对决莱特湾,美国和日本之间展开了怎样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航母大海战?
    世界航母发展已经百年,处在风云变幻的21世纪,世界各主要大国、强国的航母之路将向何处去?
内容简介
    本书靠前次向十多亿拥有强烈航母情节的国人,多方面解读航母诞生100年来的发展历程:
    从靠前架飞机的诞生,到靠前架舰上飞机的起飞;从水上飞机航母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航母;
    从日德兰海战到珊瑚湾航母大战,再到中途岛大海战和莱特湾大海战;
    百年航母经历战火洗礼,深刻印证了作为巨型利器的航母决定大国兴衰的历史事实。解答了为什么大国都拥有航母、拥有航母的大国不出意外都能成为世界性强国的历史命题。如何从航母发展历史中获得有益的借鉴,寻求航母强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作者简介
    房兵,国防大学战役教研部副教授,军事学博士,上校军衔。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特约军事专家,北京电视台《军情解码》栏目特约军事专家,云南电视台《经典人文地理》栏目特约军事专家。著有《航空母舰与战争》,在《国防大学学报》、《军事学术》、《世界军事》、《军事史林》、《舰船知识》、《现代兵器》、《坦装甲车辆》等军内外10余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雏鹰展翅
 百年航母起源与水上飞机航母时代
 舰载飞机试验的源起
 “伯明翰”号上的“一飞惊人”
 水上飞机的捷足先登
 第一支搭载水上飞机的“航母舰队”
 “空对港”攻击的“处女战”
 与胜利失之交臂
 1910年11月14日,美国民间飞行员尤金?伊利驾驶“金鸟”飞机在“伯明翰”号轻巡洋舰上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飞机从军舰上的起飞,拉开了飞机上舰的序幕。
 这次伟大的试飞经历了哪些波折?舰载飞机如何从试验运用到实战?水上飞机为何率先上舰?历史上的第一次“空对港”遭遇战又是何种情形?
 
第二章 早期航母
 “平原型航母”与“世界第一”桂冠争夺战
 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
 丑陋的“带篷马车”
 日本海军“后发先制”
 迟来的“竞技神”号
 水上飞机最终淡出了海上空战的历史舞台,而现有的战舰显然无法满足常规战斗机的起降需要。从有去无回到艰难降落,历史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暴怒”号几经改造。尽管在建造第二代“血统纯正”的航母时日本捷足先登,但英国“竞技神”号航空母舰却成为了现代航空母舰的“标准样板”。
 
第三章 船破天惊
 巨舰大炮时代的终结与航空母舰的大发展
 不如人意的“空对舰”作战
 “巨舰大炮”时代的终结
 航空母舰的“逆裁军”
 “小字辈”和“老牌”不一样的道路
 早期航母“空对舰”作战的战果未能对“巨舰大炮”的军备竞赛方向造成太大的影响。然而,威廉?米切尔的一次大胆试验,对美国海军高层造成了巨大的震动,也敲响了“巨舰大炮”时代的丧钟。
 《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后,在建的战列舰纷纷下马,航母的发展却乘上东风。美、日、英三国各自使尽浑身解数,航空母舰称雄。
 
第四章 大战前夜
 战云密布之际掀起的航空母舰造舰狂潮
 航母的“大小之争”
 美国海军的“主战航空母舰”
 “双龙”出世,“两鹤”翱翔
 大战前夜的“光辉”
 慢了一步的德、法、意等国
 《华盛顿海军条约》引发了航母的“大小之争”,美日两国为确定航母发展的主导方向煞费苦心。在这个过程中建造出来的航母,几乎无一例外地卷入了举世闻名的珍珠港海战。面对第二次航母建造的狂潮,英国也不甘落后,“皇家方舟”号和“光辉”号陆续下水,而德、法、意等国却显然在这股浪潮中慢了一步。
 
第五章 光辉判决
 被称为珍珠港事件预演的突袭塔兰托之战
 “光辉”号航母临危受命
 一波三折的“判决”计划
 老式“剑鱼”带来灭顶之灾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马尔他岛成为英国和意大利的鏖战之地。为打破僵局,“光辉”号航母临危受命,加盟地中海舰队。面对消极避战的意大利海军,坎宁安海军上将毅然决定,空袭意大利优选的海军基地――塔兰托港。21架老式战机,如何扭转了整个地中海地区的战局?
 
第六章 惊天一击
 震惊世界的突袭珍珠港之战
 异想天开的作战方案
 和平烟幕
 虎!虎!虎!
 日军轰炸珍珠港,令美国海军损失惨重,也成为“二战”历史的一个重要节点。山本五十六力排众议定下这一“异想天开”的作战计划,日本一面麻痹对手,一面紧锣密鼓地准备奇袭珍珠港。太平洋的战火,就以这样一种震惊世界的方式燃起了。
 
第七章 轰炸东京
 “大黄蜂”号送去“来自香格里拉的轰炸”
 “美国海军在哪里?”
 东京,报复的目标
 轰炸东京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海军进行了一系列反击,并大胆地定下了轰炸东京的计划,作为“礼尚往来”。改变降落地点的决定使得这一困难的计划得以施行,在日本早有防范的情况下,美军出动16架飞机,对东京进行了30秒的轰炸。“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行动,极大地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
 
第八章 航母对决
 海战史第一次航空母舰之间的超视距海战
 迫在眉睫的首次航母编队大海战
 莫尔兹比港攻击战
 惨烈的航母大海战
 珍珠港事件之后,日军欲实施莫尔兹比港攻击作战,寻歼美国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然而美军想还以颜色,日军的未竟目标是否实现?美军是怎样“首开杀戒”,第一次在实战中击沉了日军的航空母舰?
 在世界海军目前第一次航空母舰编队之间的大海战中,面对猛烈攻击,日军“翔鹤”号和“瑞鹤”号都有哪些表现?美军的“约克城”号和“列克星敦”号命运又是怎样?
 
第九章 决战决胜
 扭转战局的中途岛海空决战
 布阵中途岛
 海空大决战
 中途岛海战启示录
 被誉为“日本海军灵魂”的山本五十六大将欲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制订了“中途岛作战计划”,然而罗奇福特少校巧解“AF”之谜,从而创造了情报目前的传奇。
 为了取得战役的胜利,交战双方是怎样排兵布阵的?美军轰炸机是怎样实现“连中三元”的?日军专享的战果是什么?“飞龙”号被击沉后,希望破灭了的日本海军惨然西撤,斯普鲁恩斯为什么放弃了追歼日舰的作战企图?
 
第十章 巅峰之战
 海战目前规模优选的航空母舰大海战
 “完美”的作战计划
 马里亚纳“猎火鸡”
 日本海军再受重创
 为了打击日本本岛,从根本上瓦解日本军民的士气,美国想夺取马里亚纳群岛,轰炸日本,小泽却企图让舰载飞机与马里亚纳岛上飞机“双钳”联手,合击美国海军。
 严阵以待的米切尔如何将小泽射出的四支利箭先后折断?此役中遭受重创的日本海军是否还有力量和美国航空母舰进行正面决战?
 
第十一章 最后一击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最后的“自杀性攻击”
 “捷-1”作战计划
 两路分遣舰队折戟壁垒
 栗田舰队的绝地反击
 莱特湾最后的决战
 为了保护战略物资补给线,日本人精心策划了防守菲律宾群岛的作战计划。在这次迄今为止规模优选的一次海战中,日本海军昔日不可一世的“机动部队”为什么成了“诱饵”?美军是否一如既往地幸运?日军中央分遣舰队和南方分遣舰队面临着怎样的命运?栗田分遣舰队再次出击,第七舰队又是怎样逃脱厄运的?
 
第十二章 巨舰末日
 日本海军超级航母与超级战列舰的末日
 最后的处女航
 “信浓”号为什么覆灭?
 “大和”号的悲壮落幕
 “信浓”号是“二战”时吨位优选的巨型航空母舰,它被日本海军寄予了厚望,它是怎样横空出世的呢?它能改变日本海军覆灭的命运吗?它又是怎样在处女航中走向结局的?它的覆灭又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
 “武藏”号和“信浓”号相继被击沉后,寄托了日本海军舰队决战的希望的超级战列舰“大和”号是否会在历次大海战中大显身手?它又是怎样悲壮落幕的呢?
 
第十三章 战时航母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日两国航母的发展历程
 日本航母发展之路
 美国航母发展之路
 在长时间的消耗战中,美日双方战前建造的航空母舰,特别是大型攻击型航母,基本上消耗殆尽。面对着激烈的海空战对航空母舰的大量需求,美日两国根据各自不同的国情,分别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战时补充航母之路”。
 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有限、工业生产能力无法与美国相匹敌的日本,是怎样弥补航母“亏空”的?财大气粗、工业基础雄厚、军工生产能力强大的美国,在战时航母的发展与补充上,走的又是怎样一条道路?
后记

摘要

有关航空母舰的话题,已经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热点,尤其是众多关注国防的人更为之倾心。不过有关航空母舰的知识,人们究竟知道多少?不少人将这件事想得很简单,似乎只是一个“钱”的问题。其实,航空母舰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人们需要充分认识它的复杂性,读一下有关书籍很好必要,国防大学房兵副教授所写的这部书,就是了解航母的一部很生动的读物。

了解海军舰船和航空知识的人都知道,航空母舰是一个聚集了航海、航空高科技的综合战术平台,建造它要比造同吨位的运货商船复杂得多,有效使用更是难而又难。2011年是航空母舰问世百年,回顾人类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抢先发售使用航空母舰后,海战由平面发展到立体,没有空中掩护的舰艇已显得十分脆弱。“一战”结束后,世界各海军强国由只重视战列舰而转向重视航空母舰。

早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军费投入的半数以上便用于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不愿再打地面战,而要用空中优势(后来又有天基优势)来扬长避短。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9 年的科索沃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以及今年以来的利比亚战争,对世界上有军事知识的人无疑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心理震撼,空中保证优势导致了攻防双方一边倒的失衡,形成了“地面问题空中解决”的态势。庞大而无头顶掩护的陆军简直成了活靶子,现代空军成了战争胜负的决定者!同样,未来的海上问题,也需要从空中解决,远洋海军不能没有头顶上的支援,航空母舰恰恰又是远洋海军解决空中支援所必不可少的!

未来的陆战、海战都会向立体化发展。纵观“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在核力量威慑下已难以再打全面大战,进行局部战争的“首战之军”便是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当前优选范围内每年几百亿美元的武器销售中,占总额一半的项目就是战机,“无空防便无国防”已成为世界共识。同样,当一个国家的国防范围扩大到远洋时,解决空中防御问题更要靠航空母舰。

一百年来的战争史证明,技术优选的陆军和落后的陆军尚可对等作战,技术优选的航空兵和技术落后的航空兵却几乎无法交锋。陆战交锋存在技术差仍胜负难料,是因为陆地有复杂地形地物可迟滞困扰对手,还有群众支援掩护能发挥巨大作用。

然而,空战中的技术差却对落后一方具有致命性,这是因为“空中无群众”,一望无际的天际也没有铁丝网、堑壕和山峦叠障可以阻碍敌人。同样,在辽阔无际的海面上,居高临下的飞机对水面舰艇乃至潜艇也具有保证优势,“制空权便是制海权”。没有空中掩护的海军就难以出海,没有航空母舰的海军也就不可能成为远洋海军。

当今的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却还不是科技创新大国。今后,中国必须改变以低档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实现以高科技产品为主的新一轮升级,这样航空工业才能夯实全面腾飞的基础,并能体现在其同远洋作战能力的结合体──航空母舰的发展方面。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人们呼唤强大的中国航空兵,中国航空母舰的发展也必将不负国人的厚望。

房兵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优选军事学府国防大学中,属于中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他写的这部书,史料翔实,图文并茂。希望读者们能喜欢此书。

以上,也是我这个从军四十多年,如今还在为国防建设努力的军人的一点希望。

 

少将徐焰

2011 年 8月 1日?建军节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