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火石垭之光——武陵山区传统村落的发展振兴之路

火石垭之光——武陵山区传统村落的发展振兴之路

  • 字数: 700
  • 出版社: 知识产权
  • 作者: 田阡,雷鑫
  • 商品条码: 9787513091060
  • 版次: 1
  • 页数: 58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人类学田野调查,以火石垭村为案例,记录村民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挖掘抵御现代性风险的“发展韧性”。本书试图点燃“火石垭”这束荧荧之光,为解读“非典型”村庄的发展韧性提供一个区域性的个案参照。 “非典型”村庄的“发展韧性”是什么?它从何而生、因何而生,仍须回到人类学传统的社区调查中,采用民族志的方法解读传统村落的发展振兴之路。
作者简介
田阡,人类学博士,现任云南民族大学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研究院执行院长;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民委首批“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重庆英才·名家名师”等人才项目。兼任教育部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台湾少数民族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等职务。作为国内率先提出发展流域人类学的学者之一,提倡将流域从“地理概念”转向“文化空间”,运用系统论对流域内不同区域开展多点民族志研究,在理论构建、方法论构建和应用研究三个维度建构“流域人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目录
导言………………………………………………………………………………………001 第一章自然、历史与人文:非典型村庄的韧性基础…………………………………005 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008 第二节历史传记与村落记忆…………………………………………………019 第三节经济社会与前行探索…………………………………………………032 小结非典型村庄的勃勃生机………………………………………………047 第二章土地、种养与劳动:非典型村庄的生计韧性…………………………………049 第一节靠山吃山,以农为本…………………………………………………051 第二节开拓生计,多元养殖…………………………………………………072 小结农业基础与生计保障…………………………………………………090 第三章务工、流动与产业:非典型村庄的生计张力…………………………………091 第一节“闯”造生活:外出务工的生计探索………………………………093 第二节守在家乡:小村庄有“新姿态” ……………………………………106 第三节生计家计:家庭生活的新策略………………………………………123 小结非典型生计张力创造美好生活………………………………………135 第四章婚姻、家庭与养老:非典型村庄的结构韧性…………………………………137 第一节婚姻与两性关系………………………………………………………139 第二节家庭继替与代际延续…………………………………………………160 第三节老年生活与养老智慧…………………………………………………170 小结传统小家与和谐大家…………………………………………………182 第五章饮食、居住与交通:非典型村庄的生活韧性…………………………………185 第一节风味多样的饮食………………………………………………………187 第二节舒适安逸的居住环境…………………………………………………208 第三节快捷便利的村落交通…………………………………………………221 第四节多元和谐的休闲生活…………………………………………………226 小结平凡生活中的能动性…………………………………………………235 第六章仪式、节令与风俗:非典型村庄的文化韧性…………………………………237 第一节成长路漫漫:人生礼仪………………………………………………239 第二节岁时节令:节庆习俗的传承…………………………………………280 第三节天地君亲师:祖先与土地崇拜………………………………………287 第四节腰鼓与唢呐:民间艺术………………………………………………294 小结文化变迁与韧性坚守…………………………………………………300 第七章学校、家庭与社会:非典型村庄的教育韧性…………………………………303 第一节学校教育的变迁………………………………………………………305 第二节多元教育的发展………………………………………………………322 第三节教育观念的变迁………………………………………………………337 小结乡土蜕变中的教育生态………………………………………………351 第八章卫生、环境与健康:非典型村庄的环境韧性…………………………………353 第一节个人卫生更讲究………………………………………………………355 第二节家庭卫生更整洁………………………………………………………361 第三节村落卫生大变化………………………………………………………372 第四节健康意识的提升………………………………………………………380 小结从求生存到享康乐的转变……………………………………………389 第九章媒介、移动与互联网:非典型村庄的传播韧性………………………………391 第一节传统时代火石垭的传播方式…………………………………………393 第二节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402 第三节互联网的功能化运用…………………………………………………413 小结乡村生活的延续与重构………………………………………………423 第十章礼俗、公共与秩序:非典型村庄的治理韧性…………………………………425 第一节礼俗治理与传统规约…………………………………………………427 第二节公共生活与集体行动…………………………………………………439 第三节基层组织与法治文明…………………………………………………457 小结柔性与刚性结合的乡村治理…………………………………………469 第十一章性别、责任与觉醒:非典型村庄的女性韧性………………………………471 第一节围绕家庭的女性………………………………………………………473 第二节走向社会的女性………………………………………………………486 第三节回归自我的女性………………………………………………………496 小结身份转变与意识觉醒…………………………………………………502 第十二章家庭、村落与城乡:非典型村庄的精神韧性………………………………505 第一节家庭生活的经营:责任与义务同担…………………………………507 第二节村落共同体重塑:和谐与互助合作…………………………………520 第三节城乡关系再辨:理性与自觉…………………………………………531 小结精神韧性与文明自觉…………………………………………………542 附录一火石垭的追光者…………………………………………………………………545 蚕桑养殖户:时代变化下的生计之变…………………………………………547 生猪养殖户:世代传承的技艺与现代化发展…………………………………551 养牛专业户:活到老学到老,主动适应现代化………………………………555 生猪养殖户:养殖需要坚持学习………………………………………………559 蜜蜂养殖户:养蜂是老有所为的闲适…………………………………………563 辣椒种植户:从低保户到脱贫户的创业记实…………………………………566 乡村艺人:唤起农民文化自觉,投身乡村文化振兴…………………………569 乡村匠人:勤劳是农村人致富的首要秘诀……………………………………571 农村乡贤:传承风清气正良好家风……………………………………………574 附录二酿酒工具…………………………………………………………………………579 后记……………………………………………………………………………………58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