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以法律拯救海洋: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框架

以法律拯救海洋: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律框架

  • 字数: 403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英)詹姆斯·哈里森|译者:吴蔚//王维康
  • 商品条码: 978752283281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1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海洋环境保护涉 及的核心问题和相关国际法 律文书进行了系统性评估, 并统筹兼顾发展和海洋环境 保护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全 球海洋治理的主要趋势。本 书从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的详细分析开始,探讨了 主要的全球和区域条约及相 关文书,这些条约和文书旨 在防止、减少和控制航行、 海底开发、捕鱼、倾废,以 及陆上活动、海洋噪音和气 候变化等新因素对海洋环境 造成的损害。
作者简介
吴蔚,女,湖北蕲春人,法学博士,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讲师,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剑桥国王学院兼职青年研究员,剑桥劳特派特国际法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欧盟伊拉斯谟项目学者。 研究方向:国际法、海洋法、人工岛国际法问题、维权执法、外交礼仪与谈判。在CSSCI等国内期刊发表十多篇论文,并受中央国家机关和部委委托,主持或参与国家课题十项以上。曾参与国家部委多项专家咨询会议,咨询报告获得部级及以上领导的批示多项。担任中央外办海权局、中国交通运输部、武汉理工大学海洋工程学、北京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的专家库法律咨询专家。担任多个国内CSSCI刊物和国际SSCI期刊的匿名审稿专家。 担任武汉大学本科生通识课“外交礼仪与谈判”课程教学,此课程被学生誉为武大“十大网红课”之一,多次参加外交礼仪学行业会议,阐述外交礼仪与涉外法律人才培养之间的重要关系,为培养卓越法律人才贡献力量。
目录
1 引言 1.1 海洋环境的主要威胁 1.2 海洋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切之事项 1.3 国际法与海洋环境保护 1.4 国际法渊源与海洋环境保护 1.5 本书大纲 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海洋环境的保护与保全 2.1 引言 2.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谈判 2.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法律框架的性质 2.4 结论 3 将海洋生物多样性纳入海洋法主流 3.1 引言 3.2 《生物多样性公约》 3.3 其他全球性自然保护条约 3.4 区域性海洋条约与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 3.5 结论 4 陆源海洋污染 4.1 引言 4.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海洋污染的陆地来源 4.3 解决陆源海洋污染问题的全球框架 4.4 陆源海洋污染源区域合作 4.5 结论 5 海上废物倾倒 5.1 引言 5.2 倾废制度的范围 5.3 《海洋法公约》关于倾废的规定 5.4 全球性倾废规则 5.5 加强区域层面的倾废制度 5.6 结论 6 航运对海洋环境的威胁 6.1 引言 6.2 对来自船舶的海洋环境威胁的国际监管制度框架 6.3 国际航运标准在保护海洋环境中的运用 6.4 航运标准的实施和执行 6.5 航运事故的防备和反应 6.6 结论 7 渔业与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 7.1 引言 7.2 依据《海洋法公约》进行渔业捕捞 7.3 保护和管理海洋生物资源法律框架的全球发展 7.4 区域机构在保护和管理海洋生物资源方面的作用 7.5 海洋生物资源特别养护制度 7.6 结论 8 国家管辖范围内外海底活动的环境规制 8.1 引言 8.2 沿海国关于海底活动和设施的权利与义务 8.3 与石油和天然气开发有关的国际规则、标准和建议的办法及程序的制定 8.4 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底活动 8.5 结论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