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小说中的重庆

小说中的重庆

  • 字数: 2200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尹莹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099350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60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抗战时期的重庆是漂浮在政治、流言和纸张上的城市,它的形象引发了许多文学作家的个人思想。《小说中的重庆--国统区小说研究的一个视角》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抗战时期国统区的文学为基础,以表现重庆或以重庆为背景的小说为对象,研究作家在小说中所构建的“文学重庆”及其所蕴涵的象征意义,考察小说作品对重庆这座城市的独特反映与价值判断,观照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生存处境及所遭受的精神创伤,探讨国统区小说叙事的特殊审美特征,为国统区的小说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小说中的重庆--国统区小说研究的一个视角》由尹莹所著。
作者简介
尹莹,女,湖北仙桃人,毕业于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师范院校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获文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09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省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旅游分院文秘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文秘专业的教学与管理,科研上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近年来,主持、参与省部级、省厅级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目录
引论/1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1
二、研究概说 /7
第一章 重庆与文学/15
第一节 重庆的崛起与重庆文学的繁荣 /15
一、抗战:重庆的辉煌时期 /16
二、重庆:大后方的文化中心 /18
三、重庆的文学地形图 /21
第二节 重庆文化对文学的影响 /24
一、城市的空间 /24
二、山城文化的本土性 /26
三、码头文化的混杂性 /29
四、意识形态的角力场 /32
第三节 文学对重庆的反映 /35
一、重庆在小说中的镜像 /36
二、身份各异的作家 /38
三、不同的书写方式 /41
第二章 大家笔下的重庆:在政治与文学之间/44
第一节 茅盾:作为延安的“她者”的重庆 /44
一、从属于党派的作家 /44
二、罪恶深深的“魔都” /47
三、延安的“她者” /51
第二节 巴金:平民百姓的重庆 /53
一、巴金与重庆 /54
二、华美而悲凉之城 /56
三、主要活动场景:“家” /60
第三节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重庆 /62
一、与“文协”共进退 /63
二、痴情的怀乡者 /65
三、问题重庆 /68
第三章 通俗作家笔下的重庆:在消闲与责任之间/72
第一节 在巴山渝水之间的张恨水 /72
一、面对北京、上海和重庆 /73
二、家国忧思犹在肩 /76
三、报人视野下的重庆 /79
第二节 雾重庆的一个惊梦 /81
一、魍魉鬼怪之世界 /81
二、文人的没落与挣扎 /85
三、商人的奢华与气势 /88
第三节 重庆的文化符号 /90
一、雾中风景:作为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 /90
二、传统建筑:从视觉的奇观到生存空间 /92
三、公共空间: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 /96
第四章 “边缘”作家笔下的重庆:在浪漫与现实之间/99
第一节 端木蕻良:飘荡在轻风香雾中的新都 /99
一、忧郁的东北人在嘉陵江畔 /100
二、轻风香雾中的重庆 /103
三、一塌糊涂的乱世男女 /106
第二节 徐:春意荡漾的重庆小镇 /109
一、穿越在抗日大潮中的“鬼才” /110
二、战乱之下的春意荡漾 /113
三、小议《歌乐山的笑容》 /117
第五章 年轻作家笔下的重庆:在激情与理智之间/120
第一节 谜样的雾都重庆 /120
一、希望之城 /120
二、失望之城 /123
三、驿站:重庆的历史命运 /126
第二节 重庆的“边缘”世界 /129
一、举起生命的呼喊 /129
二、激情燃烧的荒地 /132
三、芜杂强悍的乡场 /135
第三节 城市中的儿童与少年 /137
一、作为城市象征的儿童 /137
二、孩童:受难的符号 /140
三、教育机构:文明或罪恶 /143
结语:意义与缺失/147
一 /147
二 /149
参考文献/15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