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道家·道教史的研究

道家·道教史的研究

  • 字数: 3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山东齐鲁书社出版有限公司
  • 作者: (日)酒井忠夫 著;曾金兰 译
  • 商品条码: 978753333682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32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道家·道教史的研究》主要包括:关于无生思想、从“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到草木成佛说、佛道论衡、孙恩、卢循之乱、上清派(茅山派)与灵宝派、陶弘景年谱:集上清派大成的陶弘景等。
作者简介
酒井忠夫,(1912—2010),福井县人。1935年毕业于东京文理科大学。1938年进入东亚研究所第三支部,五年后赴沪,从事道教与帮会有关之研究。1946年返日,回母校任教。1961年以《中国善书研究》获文学博士。此后历任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及立正大学教授迄届龄退休。专攻中国民间宗教史,1950年起任日本道教学会理事,1977—1981年担任会长。主要着作有《中国帮会史的研究》《近现代中国的宗教结社研究》《道教的综合研究》等。
曾金兰,1965年生,台湾成功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教于嘉义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以丹道南宗研究为主。先后发表《张伯端访道与传道路綫考》《白玉蟾交游论考——丹道南宗传道对象分析》《全真道南传之时代考辨》《乌符三绝与白玉蟾》《传说与传教——白玉蟾对吕洞宾信仰的推动》《从地缘关系论李珏与丹道南北宗的关系》《浅论宋代道经中的禁小儿夜啼田字符咒》等十余篇论文。
目录
总序
译者序
前篇道家·道教史
序论
一、马伯乐博士的道教研究
二、康德谟教授的道教研究
三、日本的道教研究
第一章天神·地只·宗庙·社·社稷
一、前言
二、儒教与道教的经纬共偶关系
三、乡的自治组织
第二章关于老子道德经的各种问题——老庄思想的社会意义与“神”意识的问题
一、“神”意识的发祥
二、道法自然与“神”的存在
三、庄子之“道”与“神”意识
四、陆上的方侰道
五、工、商末业的发达与游侠社会
六、《庄子》与自恣自得说
第三章邹衍·方悟道
一、邹衍
二、关于方悟道(附记)道教的仪礼
第四章东漠时期的政局与“豪族”“宦官”
第五章黄巾之徒、太平道
第六章三张五斗米道
第七章道佛交流与佛道论衡
一、关于无生思想
二、从“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到草木成佛说
三、佛道论衡
四、孙恩、卢循之乱
五、上清派(茅山派)与灵宝派
六、陶弘景年谱:集上清派大成的陶弘景
第八章中国史上的政教关系
一、政治体制对佛道两教的管理
二、儒道对佛教的三教关系与庙会、岁时和定期市集
三、政、社、文化体制——僧录司、道录司与白莲、无为宗教结社
四、明太祖朱元璋的宗教政策和明清时期的佛教、道教
五、寺观田上及其私财限制政策
后篇宋代以后的儒教与道教
序说
第一章开于反闭
第二章关于《太上感应篇》
第三章刘宗周等人的善书运动
第四章善书《阴隋文》的成书
第五章善害与儒教的关係
第六章清代善謇的编纂与流通
第七章关于《不费钱功德例》
第八章《敬信录》的编辑与《关帝觉世经》
第九章清代《感应篇注》的製作与《感应篇》会讲的现象
第十章与善害有关的中国宗教与民间信仰之关係
第十一章民间信仰
第十二章宋代以后的民众结社与宗教结社·南宗禅系宗教结社
第十三章白莲、无焉大乘教系之宗教结社
第十四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与善喜
第十五章民国时期的民间宗教结社
一、同善社
二、普济宗教结社
三、《三教公禽》的内容
四、悟善社、救世新教与道德学社、万国道德会
五、道院·十字会
六、一贯道
后记
附录一弔悼酒井忠夫先生
附录二书评:酒井忠夫着《酒井忠夫着作集5道家·道教史的研究》
附录三原书勘误表
丛书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