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家族教育与文化传承

家族教育与文化传承

  • 字数: 28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黄宝权 著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5680202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6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在占有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江州“义门陈”家族教育活动进行深入系统研究,从社会史的视角探讨我国古代家族教育活动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探讨我国古代家族教育活动在人才培养、乡村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作用,为丰富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
作者简介
黄宝权,男,1978年生,河南省商水县人。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童蒙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2012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师从有名教育史学家周洪宇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主持和参与省部厅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新文化史视域下教育活动史研究的“三个转向”》等两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导论1
一、中国家族史上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义门”与“义门陈”现象1
二、研究缘起7
三、研究意义11
四、学术史回顾15
五、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28
第一章江州“义门陈”家族源流及其独特家族文化的形成与特征31
第一节陈姓的由来和衍变31
一、陈姓的由来31
二、陈姓的衍变35
第二节江州“义门陈”家族的出现及其兴衰36
一、江州“义门陈”家族的出现36
二、江州“义门陈”家族的兴衰38
第三节江州“义门陈”独特家族文化的形成43
一、儒家文化的推波助澜43
二、族规家训的约束倡导与历代族人的以身示范48
三、历代帝王的旌表嘉奖53
第四节江州“义门陈”家族文化的特征58
一、尚公无私的家族传统59
二、崇义重孝的价值取向60
三、耕读并重的永恒追求61
本章小结63
第二章江州“义门陈”家族东佳书院教育活动65
第一节东佳书院的创办及其过程66
一、东佳书院的创办者66
二、东佳书院的创办原因和过程70
三、东佳书院的流变78
第二节东佳书院的藏书及统治者对家族办学的支持79
一、东佳书院的藏书79
二、统治者对“义门陈”家族办学的支持82
第三节东佳书院的运行及其教育活动84
一、东佳书院的运行84
二、东佳书院的教学及游学活动89
第四节东佳书院的办学成就和影响97
本章小结103
目录 CATALOGUE第三章江州“义门陈”家族的族谱教育活动106
第一节族谱概况106
第二节族谱的作用和功能110
一、官修族谱的作用和功能110
二、私修族谱的作用和功能111
三、族谱对族人的教化功能113
第三节江州“义门陈”家族的族谱教育活动115
一、“义门陈”家族历代先贤对族谱的认识和解读115
二、统治者和社会名流对“义门陈”族谱的支持及其对陈氏族人的
教育117
三、“义门陈”家族的族谱教育活动的实施123
本章小结131
第四章江州“义门陈”家族家法教育活动133
第一节设立家法的目的和要求134
第二节家法与族人教育136
一、家法中有关办教育方面的规定137
二、家法与家族管理活动138
三、家法与家族成员婚姻观143
四、家法与家族生产及日常生活144
五、家法与族人尊祖敬宗教育151
六、家法与族人乐善好施教育153
七、家法与行为规范教育154
八、家法与其他教育活动156
第三节“义门陈”家族的祭祖教育活动157
一、家族祭祖对族人的基本要求157
二、家族祭祖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158
本章小结162
第五章江州“义门陈”家族家训教育活动164
第一节“义门陈”家族家训概况164
第二节“义门陈”家族的家训教育活动167
一、孝悌教育167
二、和睦宗族,乡邻教育171
三、敬宗尊祖教育177
四、勤耕织、尚节俭教育180
五、忠君守法教育183
六、嫁娶丧葬教育188
七、修身处世教育190
八、尊卑伦常教育192
九、积德行善教育193
本章小结194
结语197
一、古代封建家族教育活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97
二、古代家族教育活动为社会培养了人才,推动了社会的发展201
三、家族教育活动稳定和巩固了社会秩序,为当今乡村治理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203
四、家族教育活动宣扬和传递了古代传统社会的一些糟粕,使封建宗法观念和思想长期以来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头脑,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206
参考文献20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