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李媛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8044738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
定价:¥7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大数据时代,无限度的信息挖掘、信息滥用、信息侵权行为频频发生,信息的保护面临典型风险,而规则手段又难以应对时代的挑战。“知情同意”处境尴尬,匿名化、模糊化技术遭遇瓶颈,传统信息保护理论有效性不足。当信息保护的边界日益模糊,超出原初目的的二次利用成为常态;当信息中潜藏的价值,使得政府、企业走上如饥似渴的追逐个人信息的道路;当公众问责、政治理性和商业实践使得信息隔绝存在难度,个人的有限理性与业态现状使得个人信息控制权被严重削弱时;我们需要强化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在追求信息的自由流动与保护间寻求平衡。
作者简介
李媛,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担任民法总论、物权法、合同法、侵权法课程授课老师,发表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领域:合同法、网络法。
目录
第1章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典型风险1
第1节网上行为的定位跟踪3
一、行为营销与广告支撑的生态系统3
二、新兴跟踪技术的迅速发展5
三、“请勿跟踪”的隐私协议及其局限8
四、国内cookie隐私第1案10
第二节云计算中的信息安全与隐私顾虑13
一、隐私顾虑对信息保护原则的潜在影响16
二、对典型云服务条款与隐私政策的实证分析21
第三节公权力部门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与监控26
一、政府巨型数据库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威胁27
二、商业数据的政府使用:对数据留存的强行要求29
三、跨国监控:欧洲法院《安全港协议》无效案31
第四节预测性分析引发的歧视与差别对待34
一、算法、个体评分与歧视36
二、隐藏的研究计划、价值判断与思维观念37
三、数据分析与利用缺乏正当程序保障38
第二章传统个人信息保护框架难以应对时代挑战41
第1节法律的制度性缺陷与行业自律的局限42
一、欧盟个人数据保护的现状与不足42
二、美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与不足49
三、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与不足52
第二节保护边界的模糊与范围的扩展56
一、个人信息的现行识别性定义模式57
二、界定个人信息保护范围面临的四重困境59
第三节规制手段的失灵64
一、“告知—同意”框架64
二、匿名化与模糊化69
第三章信息保护的既有理论及其不足72
第1节个人信息控制权学说73
一、作为以主体为决策中心的信息控制说73
二、信息控制说面临的三重困境74
第二节个人信息财产权保护学说78
一、个人信息财产权保护学说的勃兴78
二、个人信息财产权保护学说遭遇的批评80
三、对上述批评的辩证分析85
第三节隐私经济学理论87
一、隐私保护的本质及其与国家安全的张力87
二、作为商品的窥探与隐私89
三、与经济学理论相冲突的隐私立法趋势90
四、隐私经济学理论的缺陷92
第四节隐私合理期待理论93
一、历史的视野:美国普通法对隐私合理期待理论的保护93
二、隐私期待的易损性94
三、信息科技的发展对隐私合理期待理论产生的影响95
第四章大数据时代欧美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改革与司法实践103
第1节欧盟的个人数据保护立法动向103
一、一个趋势:向着财产权方向发展的演进104
二、强化信息主体的权利114
三、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义务与责任120
四、引入问责制改善数据保护的程序规则与实施效果123
五、管辖范围的拓展与监督机构权力的强化128
六、小结132
第二节美国的个人数据保护立法动向133
一、美国隐私保护法案与隐私保护框架概述134
二、《消费者隐私权法案》142
三、对特殊敏感信息的严格保护147
第三节典型案例的出现及评价158
一、欧洲法院对被遗忘权的确认158
二、权利行使法律依据的演进161
三、被遗忘权在现阶段适用中产生的困境163
第五章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私法保护的突破与完善171
第1节个人信息保护的价值目标172
一、个人信息保护:形象问题及与创新间的关系173
二、采自由主义或威权主义立场导致的两大风险174
三、个人信息保护所应追求的价值目标176
四、不宜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目标的多元价值取向181
第二节个人信息保护的调整范围183
一、个人身份可识别信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84
二、个人身份可识别信息的重新界定186
第三节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195
一、各国基本原则内核的一致性195
二、应予调整的基本原则197
第四节个人信息权内容与义务主体责任203
一、塑造被遗忘的权利203
二、塑造数据可移植权利211
三、增设义务主体保护个人信息的义务213
四、明确义务主体对外承担责任的形态214
第五节个人信息保护的财产权路径216
一、个人信息的商品化与自由转让交易市场的萌芽216
二、作为构建信息财产权基础的产权形成与初次分配理论218
三、信息财产权归属的首要性219
四、构建个人信息财产权保护模式的探索222
第六节构建个人信息保护的正当程序保障228
一、预测分析在三方面被人为夸大229
二、正当程序关注的重点及其潜藏的价值230
三、正当程序对权力的制衡与模型的建构232
结语237
参考文献241

摘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