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日考古学的历程

中日考古学的历程

  • 字数: 221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齐鲁书社
  • 作者: 蔡凤书 著 著
  • 商品条码: 9787533314446
  • 版次: 0
  • 页数: 0
定价:¥21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国和日本都位于亚洲东部地区,其间仅仅有一海之隔,历来被人们称颂为“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     自古以来,中国大陆和日本列岛在文化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文化面貌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种现象越是在古代也就越发明显,以至于有个别人断言中国和日本是“同文、同种、同俗”。其实,这个提法只看到了一些表面现象,模糊了二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所以并不正确。     说到同种,近代人类学研究的成果表明,中国人(这儿是指以汉族为主体、广义上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大和民族)虽然同属于蒙古利亚大人种,但是如果细分起来,在二者之间又可以举出不少差别点来,并非绝对同种。     从语言的角度观察,中国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大部分学者认为日本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汉语和日本语在语法上有根本的区别:前者依靠语言的顺序来表达主语、谓语、补语和宾语等关系,而后者依靠各种助词来完成。     中国和日本固然都使用汉字,而且日本的汉字是从中国移植过去的。可是,汉字在日本经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无论在字形上还是在表达的意思上都和中国的汉字有了很大的区别。如果我们把1968年在琦玉县稻荷山古坟发现的错金铭文铁剑作为日本最早使用汉字的标志的话(5世纪),那么汉字正式被引入日本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期间日本人又根据需要创造了不少“日本汉字”,如“?”、“婶”、“过”等。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萌芽期的差距 第二章  探索期的异同 第三章  近代考古学生的产生 第四章  战争与考古学 第五章  战后的恢复期 第六章  直线上升的波动前进 第七章  继续发展与动荡不安 第八章  差距逐步缩小的十年 第九章  与世界考古学同步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