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社会治理与靶向性优化(以康乐村批刷房为例)/社会学研究文库

社会治理与靶向性优化(以康乐村批刷房为例)/社会学研究文库

  • 字数: 159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陈雯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80691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5
定价:¥5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编辑推荐
如果只在以往的某一个时间段观察和评价某一社会现状,无论研究者发现的是社会的缺陷还是闪光点,这种来自单一时间维度的评价似乎都有失公允。与此同时,如果只关注现阶段的成绩,而不对比之前的状态以及期间所发生的变化,或许又会忽视国家治理过程在其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因此,当年康乐村“批刷房”的故事,虽然只是历史故事的一个缩影,然而,这个故事的价值并非只在于当时情景的描述,更在于与当今状况对比中所映射出的中国社会的变化。
内容简介
本书的核心任务,是基于社会治理“有效性”和“预防矛盾”背景提出的。在梳理和反思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将关注点由“结构-行动”二元对立,转移到对“弱势群体自身能力”的探索与挖掘。并将其运用到一个具体经验研究之中,通过对个案的深描,分析弱势群体在获得日常生活空间中的行为策略。最后,总结弱势群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运用的“生活智慧”,以及这种“生活智慧”与社会治理靶向性之间的关系。以此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观点对话,补充和完善其本土化解释的不足。由此,反思西方话语,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中国社会治理的靶向维度,进而思考有利于增强当前中国社会治理有效性并维持社会稳定的提升空间。
作者简介
陈雯,1984年生,湖北武汉人。社会学博士,现为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一直致力于政策评估分析和社会治理领域研究,擅长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研究。曾用6年的时间投身于定性方法研究,将其与政策评估和社会治理相结合,2010年开始在定性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量化分析的学习和研究。目前,在《新华文摘》《中国人口科学》《人口与经济》等重要期刊上发表了数十篇有关社会政策评估的文章。参与多项国家重大项目中的政策评估和数据处理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多项。2016—2017年,与美国医学院合作开展信息管理研究,并拓展大数据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结构-行动”困境中的弱势群体:问题的提出
二、知识建构中的弱势群体:研究述评与反思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对象
一、弱势群体研究对象典型性的甄别
二、“批刷”遍布的康乐村
三、行动主体性研究与口述历史
第三章 生活困境下行动者自主性的尝试
一、支配目标:难以解决的生活空间
二、合理准备:未雨绸缪与小心谨慎
三、实现过程:“好人”角色与低调蚕食
四、维持方式:危机的化解与道德策略的运用
第四章 邻里舆论话语中行动认同的建构
一、无端生起的非议
二、邻里认同的建构
三、认同的功效
第五章 权力规范运作中行动主体的策略空间
一、存在空隙的基层权力运作程序
二、示弱与互惠:弱势群体的道德策略
三、双重困境下的缄默
第六章 靶向性社会治理与弱势群体的“生活智慧”
一、经验总结:脱靶场域中的“生活智慧
二、理论对话:行动逻辑与靶向治理
附录
一、中央关于住房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2000一2010年)
二、武汉市关于住房问题的法规(2000-2010年)
三、中央及各地关于违章建筑的相关法规(1949-2010年)
四、中国城市住房改革时间进程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