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心理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

  • 字数: 615000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张积家,张启睿 编著
  • 商品条码: 978756801841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26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自从心理语言学在20世纪80年代传人我国以来,张积家教授已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多年,他既是介绍者,也是研究者。《心理语言学——研究及其进展(上卷)》是张积家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靠前期刊上发表的心理语言学的综述和理论文章的荟萃,共有100篇文章,内容涉及心理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语言与脑、基因,词汇与语汇认知,语言影响认知,双语心理与双言心理,言语产生与阅读,语言与知觉,记忆与心理健康,语言缺陷与认知等诸多方面。阅读本书,既可以了解心理语言学各研究领域的前沿,又可以把握靠前外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发展脉络,更可以领略他们提出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本书适合心理学、语言学、外国语专业的研究者与学习者阅读,对中小学语文教师、语言工作者、中文人工智能研究者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张积家(1955―),男,字隽生,山东蓬莱人。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心理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是中国心理学会认定的心理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对心理学基本理论、心理学史、民族心理、教育心理、大学生心理也有很高造诣。已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0多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出版《人生的契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1992)、《心理学》(1994)、《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教学》(1994)、《大学心理教育导论》(1999)、《普通心理学》(2004)、《语言认知心理研究》(2007)、《高等教育心理学》(2009)、《语言认知新论》(2010)8部专著与教材;在靠前外期刊上发表论文450余篇,仅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心理学报》、《教育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等靠前很好刊物上的论文就有90篇。在靠前外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在语言认知、民族心理、双语与双言心理、特殊儿童心理研究方面颇有建树。担任《心理学报》编委、《心理学探新》编委。
目录
第一编心理语言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的具身认知思想及其价值
维果茨基的心理语言学思想述评
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内容、发展和面临的挑战
动物文化及其辩论和思考
语言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
意识的建构理论述评——一种对于意识的新的探讨
无意识知觉和知觉的信息加工理论
命题网络模型与ACT理论
文化塑造整体·局部认知方式:理论、机制及启示
反事实思维两大理论:范例说和目标―指向说
解释水平理论视角下的心理距离
Adhoc类别研究:理论与价值
语言伴随性手势是否和语言共享同一交流系统
阈下启动信息加工的心理机制
阈下启动与记忆分类
动作知识的组织与提取及对认知的影响
从言语行为理论谈管教信息的机制及效能
语言复杂性理论及临床应用
Stroop效应研究的新进展——理论、范式及影响因素
测量语义相似性的方法
第二编语言与脑、基因
语言和文化塑造大脑
比喻性语言加工的脑机制
汉语加工脑神经机制研究的新进展
双语脑的研究:不同的语言是否有不同的皮层机制
双语脑研究的进展及启示
反语认知的神经?心理机制研究及其进展
动、名词损伤的脑功能性定位
动、名词的认知及其脑机制
名词和动词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
阅读困难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语言相关基因FOXP2的发现及对语言研究的启示
语义范畴特异性损伤:研究现状和理论
第三编词汇、语汇认知
义符研究20年:理论探讨、实验证据和加工模型
汉字词认知过程中整体与部分关系论
文字发展规律与汉字规范工作
正字法深度与字词认知
汉语多词素词识别及表征的理论和新设想
汉语个体量词认知研究述评
惯用语理解的多种心理机制:不同的证据
对惯用语理解机制的一些新设想
惯用语理解——如何知晓言外之意
纳西东巴文字性质研究进展和新视角
东巴文认知研究对心理语言学的贡献及展望
口语和手语认知中的言语分割机制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