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视听表演者权利保护研究

视听表演者权利保护研究

  • 字数: 288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作者: 何莹 著
  • 商品条码: 978756805054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7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靠前条约为主线,回溯了自《伯尔尼公约》至《视听表演北京条约)的历史演进,认为正是表演者权与著作权间“由结果事实固化为保护标准”的等级关系与资本扩张本性引发的“权利势差”共同导致了视听表演者权利制度在价值理念与规则设计上的偏差。全书很后落脚于中国文化发展与产业实践,对标《视听表演北京条约),结合《著作权法》修订重点探讨了我国视听表演者权利归属及二次获酬权的规则设计。
作者简介
何莹,女,回族,1982年1月生,宁夏吴忠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土、民商法学硕士、知识产权法学博士。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师,重庆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民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教学与研究。近年主持、主研省部级以上项目7项,发表知识产权法方向论文多篇。
目录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二、文献综述
三、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之处
章视听表演者权利保护概述
节表演:一个概念的诠释
一、艺术领域的“表演”认识
二、法律规范层面的“表演”概念
三、著作权领域表演行为的多维度解读
四、表演成果的作品适格性考察
第二节表演者:权利主体的扩张
一、表演者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
二、著作权法上的表演者保护范围
第三节视听表演者权利保护:问题的产生及焦点
一、视听表演一源于“利用方式”的界定
二、视听表演者权利保护问题的产生
三、视听表演者权利保护的焦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视听表演者权利保护的历史演进:以条约为主线
节意识觉醒:《伯尔尼公约》对表演者权利保护的讨论
一、《伯尔尼公约》中的两次讨论
二、表演者权未被接纳之谜
三、表演者保护初始共识成形
第二节初步认可:《罗马公约》确立表演者低保护水平
一、邻接权公约诞生背后
二、表演者低保护水平的确立
三、《罗马公约》于视听表演者权利保护之影响
第三节广泛化:TRIPS协定对表演者保护的强力助推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贸易的直接勾连
二、表演者保护的调整与变化
三、TRIPS协定对表演者保护化的助推.
第四节有限跨越:WPPT对声音表演者保护的全面提升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邻接权保护新规则
二、WPPT对声音表演者的保护
三、“视听表演者”的遗憾缺席
第五节终点亦起点:《视听表演北京条约》对视听表演者保护的确立
一、视听表演者权利保护开启新时期
二、视听表演者权利保护的全新构建
三、《视听表演北京条约》的承继与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视听表演者权利保护的理论认知
节视听表演者权的正当性
一、视听表演者权的劳动理论证成
二、视听表演者精神权利的人格理论解释
三、视听表演者权利制度的激励理论分析
第二节视听表演者权利保护的理论危机与出路
一、等级关系:表演者权类比于著作权的迷失
二、权利配置:资本话语成为权利优势的隐忧
……
摘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