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交易所里没有诗人

交易所里没有诗人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作者: [阿根廷]雷蒂霞.比希尔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532122226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定价:¥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胡利安、胡安曼、塔尔西奥、弗拉迪米尔、特里斯坦、法尔科尼6人是少年时代的好朋友,他们与塞巴斯蒂安在学校时共同组成了“七个小疯子”乐队。那是令人激动的70年代,7个年轻人意气风发、满怀崇高的理想,他们在音乐中宣泄自己对军人独裁专制的不满,积极支持参与到左翼学生运动中。但是有塞巴斯蒂安被军政府秘密杀害了;剩下的6个人也都在大学毕业后各奔前程。以后的20年里,阿根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民主”政府上台,大量外国资本涌入,殖民地时期的旧式贵族已经被新兴的资产阶级所取代,如今社会名流的标识是劳力士、奔驰车、大哥大、品牌服装及进口香水;巨大的社会变革不仅改变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也侵蚀着他们的心灵,曾经为了马岛战争热血沸腾得恨不能报名参军、冒着生命危险投身抗议斗争的胡安曼现在“成熟了,沉稳老练,讲究实惠”,对社会的不公正不再愤愤不平而是视而不见,他成为一个“精英人物”    在商界志得意满,拥有豪华住宅、时尚跑车、情人,健身,泡吧,享受着安逸舒适的中产阶级生活;特里斯坦曾经在大学里研究经济学,整天只与数字书本打交道,他不满政府所采取的改革计划,认为那些必将带来贫富不均、两极分化,但是在他的妻子(总统的侄女)及妻子的亲戚的重压之下,他很终告别清贫的学术生涯走上仕途,频频出席不错会议、社交活动、在公众面前亮相这些渐渐使他陶醉,依附权贵所产生的良心谴责与心灵焦灼早已烟消云散;弗拉迪米尔曾经是一名自由自在的摇滚歌手,创作了许多“抗议歌曲”,如今成为阿根廷靠前很走红的摇滚歌手,作为唱片公司的签约歌手,他不得不到处巡演、接受访谈,名气带来金钱却带走个人隐私与自由;胡利安是一位名医,也算是衣食无忧,虽然不满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不平等与物欲横流,但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几个人只有塔尔西奥仍在继续他救世济贫、普渡众生的梦想,他是一位享有盛名的神甫,却情愿隐居在一个小镇上,他摒弃资产阶级教会宣扬的虚假学说,潜心钻研天主教义,挖掘其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希望能够以此拯救世界。虽然他们依然是好朋友,但是却不再志同道合。在胡安曼、特里斯坦看来,塔尔西奥有些不识时务,觉得他没有能力知识时代变革    柏林墙倒了,苏联解体了,格瓦拉不知葬在何处呢,连教会都在紧跟时代脚步,信奉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了,塔尔西奥却还在要求自己承担“第三世界教士”的重任,做着济救人的不切实际的大梦;而在弗拉迪米尔、胡利安、塔尔西奥看来,胡安曼与特里斯坦正在拜金主义的漩涡中迷失。对于胡安曼与特里斯坦来说,社会在进步,他们相信个人奋斗就能改变命运;对于弗拉迪米尔与胡利安来说,虽然不满现在这个道德沦丧、传统失落、崇洋、物质至上与特别个人主义的“暴发户”时代,但是他们也是现行体制的受益者,革命、民主、自由只是脑海里的乌托邦,不会再有为之奋斗的激情与勇气了。而对塔尔西奥来说,残酷的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彻头彻尾的自我毁灭,他要不遗余力地谴责和揭穿它的虚伪本质。通过这部小说,我们得以窥见阿根廷70年代的左翼知识分子冷战结束后的不同人生选择及生存与思想状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