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传播研究的心理学传统

传播研究的心理学传统

  • 字数: 170.00千字
  • 装帧: 平装
  •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者: 汪淼 著作
  • 商品条码: 978754955413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14
定价:¥24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汪淼编著的这本《传播研究的心理学传统》是一项基础性的学术史研究,旨在揭示传播学学术传统的心理学源流。以传播学和心理学的学科关系为切入点,考察两个学科之间理论、范畴、方法的共生、借用、移植、改造与融合。从具体内容来看,作者挖掘整理了传播效果研究、说服研究、态度改变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群体动力学等诸种传播理论背后的心理学源流,并对传播学和心理学未来的交叉研究进行了适度的前瞻性探索。该书资料翔实,论证严谨,对传播学和相关学科的专业学者来说,具有基础工具书的功能。对于传播学入门者和普通爱好者而言,该书结构清晰,线索顺畅,是进入传播学很好的阅读地图。
作者简介
汪淼,女,1977年出生,山东莱芜人,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现就职于文化部信息中心。主要从事文学理论、网络传播、传播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曾在《文艺研究》等报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在多个重量、省部级课题研究中承担核心技术研究工作。
目录
导言 传播研究的心理学影响
第1章 传播效果研究的心理学源流
1.1 概述:效果研究史与行为主义心理学
1.2 效果研究的开端:佩恩基金研究与实证效果研究
1.3 效果理想迷思:宣传分析与魔弹论
1.4 寻求改变态度的“魔力要素”:霍夫兰与态度改变研究
1.5 媒介效果研究与媒介心理学
1.6 小结
第2章 人本主义传播研究的心理学源流
2.1 概述: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传播的人本主义倾向
2.2 失落的早期传统:芝加哥学派用传播构建共同体的理想
2.3 主动的受众:人对传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
2.4 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与发展传播学的理念与实践
2.5 传播是人类心灵的沟通需要:彼得斯与“交流的无奈”
2.6 小结
第3章 群体传播研究的心理学源流
3.1 概述:社会心理学的群体研究与群体传播
3.2 群体传播研究的开端:詹姆斯、米德与符号互动理论
3.3 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
3.4 群体传播:勒温与群体动力研究
3.5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3.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