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昆曲美学纲要

昆曲美学纲要

  • 字数: 285000.0
  • 装帧: 精装
  •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 作者: 朱恒夫 著
  • 商品条码: 978755350194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4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国家"十二五"图书出版重点规划项目、国家艺术学科"十五"重点规划项目--"中国昆曲学研究课题系列"之分卷。昆曲自明代中叶兴盛之后,至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昆曲有着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是古今的人们喜爱它的最主要的原因。《昆曲美学纲要》,以昆曲之美作为探讨的对象。不仅论述昆曲美学内涵及审美个性之形成、发展历史,还分别从文学、表演、音乐、行头与脸谱等艺术元素,论析昆曲的审美特征,并集中论析昆曲的喜剧精神和苦戏的美学要素,将昆曲的美学内涵归结为"圆融、雅致、合度、诗化"。
目录
总序
序言
绪言
第一章昆曲的发生与发展——美的历程
第一节从顾坚到魏良辅:地方声腔传播四方
第二节传播昆曲的组织:家班与职业戏班
第三节剧本创作与理论研究:推动昆曲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四节昆曲在花雅之争中败阵的原因
第五节折子戏:近二百年来昆曲的主要载体
第二章为草根阶层所喜爱的昆曲——草昆
第一节语音方言化,音乐通俗化
第二节新编剧目表现了底层社会的价值观念
第三节净丑二角的表演体现了重技艺、喜滑稽的风格
第三章昆曲文学——传导着民族的道德美、社会的和谐美、形式的均衡美
第一节昆曲文学是昆曲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传奇之美:剧情曲折
第三节崇高之美:家国同一
第四节侠义之美:除暴安良
第五节仁善之美:孝亲慈爱
第六节家庭理想:夫妻团圆
第七节均衡之美:生旦双线的结构
第八节和谐之美:“大团圆”的结局
第九节意韵之美:诗性的语言
第四章昆曲表演——展示民族性格的中和之美与民族艺术的精粹之美
第一节演员是按照“美”的标准来遴选的
第二节歌唱说白与动作须恪守规范
第三节净丑以技表艺,产生夺人心魄的魅力
第四节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
第五节正确细致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是表演美学的最高境界
第六节正确地解读人物,是演活人物的前提
第七节闺门旦:演出众人理想中的“美人”来
第八节巾生:真情种书卷气志向高
第九节丑角:小人物机灵劲滑稽性——以名丑华传浩的表演为例
第五章昆曲音乐——民族音乐的荟萃
第一节音乐使昆曲成了民族的戏剧
第二节严守曲律,纯正雅致
第三节曲乃是展示情节、塑造人物、激发观众美感的重要基础
第六章行头与脸谱——凸显人物的身份与性格
第一节行头的种类与来源
第二节服饰装扮的原则
第三节净角脸谱:以美学精神给人物表情定型
第七章喜剧的美学追求——一夫不笑是吾忧
第一节古代剧人高度重视喜剧
第二节诙谐滑稽是我国表演艺术的传统
第三节喜剧的美学特征
第四节喜剧的效果多半取决于表演
第八章苦戏的美学要素——崇高的品质、夭折的爱情、苦难的命运
第一节苦戏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苦戏的美感从何而来
结语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